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根据国家素质教育要求而开展的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状况和表现水平的评价。学生发展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学业成就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指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素养。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全市普通高中学校通过使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网络平台”,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袋”,全面反映高中学生的成长过程。
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时如何运用?
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通过全市高中统一考试数据平台采集生成到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以a、b、c、d、e等级形式呈现,并与学生在校期间相应学科平时考试成绩相对应。招生院校可以根据招生专业特性,在招生章程中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提出等级的要求。
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将作为电子档案,与学生报名信息、成绩信息、志愿信息和体检信息等一并投档至招生院校,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必备材料。
4.没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社会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有什么要求?其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操作?
没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社会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时,原有的普通高中会考成绩保留两年有效,作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两年后,考生须参加由相关机构组织的考试,以取得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社会考生在高考报名时,须填写《重庆市普通高考学生综合信息表》,并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定由相关部门完成其综合评价内容。
5.在外地学习的重庆籍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如何界定?其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操作?
在外地学习的重庆籍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当地就读学校提供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须经省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管理机构认可并加盖公章。
6.对口高职本、专科技能水平测试及在高校招生时如何运用?
技能水平测试是为突出对口髙职类的文化+技能+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选拔模式而设置,旨在考察中职学生尤其是报考对口高职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大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将由巿教委牵头,巿级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参与,共同制定相关的办法。
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高考成绩、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四、招生录取
1.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何划定?
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按不同类别考试科目组合计算总分,科学合理地分类分批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类兼报三类的考生,参加三类录取时,其成绩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之和;二类兼报四类的考生,参加四类录取时,其成绩为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之和。
2.考生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时须注意什么?
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分类分层次在同一时段内集中进行,详见《2013年重庆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注意部分学校的某些专业招生中可能对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对口高职类的技能水平测试成绩或技能证书等提出要求,请考生结合自身情况,仔细阅读高等院校招生章程,科学准确填报志愿。
3.如何投档和进行招生录取?
在新高考方案“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中,依据考生高考成绩进行投档,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录取时不折合成分数、不在高考总分中占权重。招生院校对投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