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在特区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之际,深圳再获重磅利好加持。在这份不足5000字、共19条的文件中,第13条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近几年,深圳可谓风头正劲——先是GDP超过广州,紧接着又超过香港,跃升“世界一线城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的高等教育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曾公开表示,高校是深圳教育事业的短板,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不相适应。
深圳没有双一流
一直以来,深圳都是公认的“高校洼地”:虽然是一线大城市,本市大学却既没有985、211,也没有“双一流”。
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圳为什么没有双一流?
上个世纪50年代,为配合新中国建设,全国高校布局做了一次大规模调整,基本奠定了持续至今的中国高等教育版图。
那个年代,国家对高校的布局按照地域来划分,形成了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等高校聚集的中心城市,这类地区中心城市还有成都、沈阳等,重庆也是当年布局时的双中心。这些城市老牌高校聚集,有着独特的教育文化优势。
而等到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版图大局已定,深圳来晚了:
全国39所985大学,深圳一所都没有。
全国116所211高校,深圳一所都没有。
2017年“双一流”名单公布,深圳还是没有一所大学入选。
尴尬!
人们总是拿深圳跟隔壁香港做对比,深圳GDP超过香港,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香港富集了港大等众多世界级实力名校,深圳同样是尴尬。
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行榜中,香港大学排名36,香港科技大学排名41,香港中文大学排名53;深圳的高校却表现平平,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排名301-350,深圳大学排在了601-800。
深圳的大学大多比较新。深圳本土开始只有深圳大学,2011年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在近两年逐渐开始建设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及去年成立的深圳技术大学,还有一些学校的深圳校区,有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深圳),加上职业技术学院,算下来目前只有十几所高等教育机构。
据统计,深圳大学生人数2018年才刚超过10万人,比较来看,只有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生数量的十分之一。由于深圳高校不足,深圳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来自广州或者省外,比如华中地区的湖南和湖北,深圳吸引了这两个省份大量的大学生毕业生。
另一方面,深圳高校的紧缺还抬高了在深圳上大学的门槛。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