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情况速览
河南是人口大省,2019年高考人数超百万,生源数量多、升学压力大。多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保持全国各省计划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积极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省份倾斜。
2019年,清华大学向河南省的连片特困地区及国家级贫困县定向投放了31个国家专项招生计划,以重点支持这些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更多农家子弟进入清华深造。来自郸城、太康、沈丘、淮阳、光山、潢川、商城、鲁山、睢县、上蔡、淅川、内乡等1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32名考生借助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也让更多身处农村中学的优秀学生看到了希望,坚定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
2019年,清华大学在河南高考录取的学生来自72所不同的中学,其中县级及以下中学培养的学生超过四成。这些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中学,为众多农家子弟点亮了希望之灯,也成为清华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多年来,无数寒门学子从河南冲向北京,从农村走进清华,这是河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质中学众多的见证,也是河南考生心怀成才梦、身向清华行的注解。在河南,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踏实努力、自强不息,清华就在学生身边。
据统计,从2015年起,不包括高校专项(自强计划),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到清华的河南考生达到202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关怀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有些已经毕业进入社会,有些还在学校就读。在选择专业时,他们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他们会成为对社会、对农村的有用人才。今年辉县一高的王英琦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与此同时,2010年从河南考入清华的宋云天同学,今年即将博士毕业,通过河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计划到辉县工作。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读书不仅仅是改变了个人的命运,我们期待着这些优秀的河南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回报社会、改变社会,让更多的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专业选择方面,河南考生更加理性和多样化,许多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从自身的兴趣特长出发选择专业志愿,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过清华大学招生老师和志愿者同学热情、细致、高度诚信的专业咨询工作,2019年,清华大学在河南省文理统招批次第一志愿满足率达到100%,向考生兑现了“知线、知位、知专业”的承诺。
清华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种家国情怀也吸引了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国际形势变幻中深受触动的学子们,纷纷选择投身电子、信息、材料等学科,期待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今年在河南招生的热门专业中,电子信息类成为不少顶尖考生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