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举行。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10个项目,其中,南京地区有117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5.7%。记者发现,此次获奖的210个项目中,由高校主持完成的约占30%,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实施的超过70%,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亮点。
据悉,南京大学6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生命科学学院华子春教授主持的“胞外基质降解产物的抗肿瘤作用、蛋白质工程改造及其应用”,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旭苹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融合式光纤传感系统及其在重大装备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施晓雷教授等完成的“干细胞相关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医大有7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朱东亚教授主持的“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新靶标研究”,南医大一附院唐金海院长主持的“miRNAs和P-gp通过微泡介导导致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一附院吕凌教授主持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损伤控制的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应用”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航有12项成果荣获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航空宇航学院范华林教授等申报的“点阵复合材料装备结构轻量化理论”,航空宇航学院曾捷副教授等合作的“融合式光纤传感系统及其在重大装备安全监测中的应用”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理工则有10项成果荣获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杨健教授主持项目“图像结构表征和识别的理论与方法”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南理工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配套奖。
记者发现,七成的获奖项目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院士领衔的“细胞药代动力学新理论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的应用”研究创建了细胞药代动力学新理论技术体系,并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得到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主持完成的“奥沙利铂系统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推广应用”项目,首次证明了以奥沙利铂为主的系统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转载自:东方卫报)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