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选择专业,不能盲目挤“热门”。所谓的热门,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或者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短暂聚焦的一个短期现象。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感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的,才是适合自己的。报考前,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个人的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学科优势、志趣表现,然后再综合考量,选择自己感兴趣,同时又比较适合个人特点的专业。
第二,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喜欢驰骋商界,还是机械设计?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手术台前治病救人?对数字不“感冒”,对文字却很敏感?
第三,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录取和未来发展。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高考体检结果,认真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色盲、色弱的学生,应尽可能避开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
第四,在选专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科优势,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时,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金融工程专业;外语学习很吃力,却想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第五,要考虑到个人的志趣表现。是否能够较长时间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中去?虽然某一科成绩很突出,很有潜质,但是并不是真的感兴趣,那么就不建议填报相关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濮晓龙教授
建议各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规划,全面了解目标高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招生政策和往年录取情况,综合考虑、科学填报。分三个维度: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