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科问答题估分
要注意把握“踩点给分”的原则,不一定完全“死抠”答案,也不是答案写得越多、得分越高,只要抓住得分点,关键词与答案基本相同,三言两语也能得高分,不全则给少分,偏离或者没有则不给分。但要注意把握好度。
一般情况下,考生要估3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松紧适当、宽严适宜;第二次是按从松估分,即稍微松一点,将可得可不得的“模棱两可分”均估算在内;第三次是按从紧估分,即稍微紧一点,将可得可不得的“模棱两可分”均不估算在内。对于相当数量的考生来说,仅作简单处理、计算出3次的算术平均分即可;但对于还有些考生来说,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以选择使用。
小编提醒:
既然都是知分填志愿,为什么还要估分呢?现在估分有什么用呢?其实,估分的主要意义在于对自己成绩有个大概把握,以便于下一步了解高校和志愿填报信息,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首先,要明确自己可能进入哪个批次。
今年由于很多省份二三本合并录取,二本分数线会有较大变化。具体大家可以参考学习哥对各省批次线的预测。
重磅! 高考大省取消二本! 对考生的最大影响/最大改变是什么?
你目前成绩能上哪所大学? 各地各分数段可报考大学最新数据全汇总
其次,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高校。
结合一分一段表和高校历年录取分数,可以大概判断自己能被哪些大学录取。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些学校的招生信息。
其次,要明确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大概排名。
每年招生录取季,各地招生考试部门都会在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公布“一分一段表”。之所以公布这个表,是为了让广大考生对照自己的成绩、明确自己在全省的排位。而因为各高校在各省份的招生都会有一定计划,而且各高校能在某个省吸引某个分数段的学生,也是比较固定的。所以,
但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再了解“位次”的概念,就有些迟了。学习哥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学习如何学会利用“位次”报志愿,也不至于在分数出来后手忙脚乱。
高考位次是什么
所谓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高考位次主要分为三大类: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说到这里,许多考生也许就说了:那不就是自己在各省的排名吗?还说什么位次呢?其实不然,位次与名次之间是有很多差距的。
位次与名词区别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