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结构
继续采用物理和化学合卷,试卷结构和去年有所变化,题量有所减少。全卷分为I和II两部分,分值分别为60分和70分。第I卷为选择题,20小题,四选一的单选题,比去年增加了5个。第II卷为非选择题,4小题,比去年减少了4个。
第I卷的选择题中,化学部分有8小题,增加了2个;第II卷的非选择题中,化学部分为6个,而去年是8个。这一变化体现出中考增加了选择题的考查比重,主观题减少,书写量相应减少,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只要抓好选择题就可以获得理想成绩。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更加细化。考试内容的分配值有些变化,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去年约占40%,今年下降至35%,“物质构成的奥秘”由去年的12%增加到18%,“化学与社会发展”去年为8%,今年为12%。
考查重点上有所变化
今年的难度系数为0.65,跟去年保持一致,难易适中。
今年在考查重点上也有所变化,C级水平的目标由去年的8个增至12个。这些重要考点包括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等。
此外,今年的考纲更加细化,对考生复习方向更加明晰。
[备考建议]
1.在最后三个月的备考中,考生必须回归教材,好好温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同时加强文字表述能力,避免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丢分。解题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这些规范的解题格式平时要训练到位。
2.立足基础。一是立足教材,突出重点,如酸碱盐的性质等。二是立足《考试说明》,要依据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针对知识点设计对应的训练内容,不要盲目做很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复习积极性。
3.全面覆盖。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
4.建立体系。一是要建立知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二是要形成方法体系,知识点的考查是通过习题呈现的,在知识梳理或习题训练中,要不断抽取知识规律及解题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及方法体系。
5.抓好落实。一是抓知识落实,对基础知识不仅要记忆准确,理解透彻,而且还要能熟练地进行辨析或应用;二是抓训练落实,要有选择地做一些模拟题,通过训练能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