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大学举行“一流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思政”比赛,全校19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分为2个参赛组角逐大赛奖项。来自各个专业的教师在比赛中展示了各自专业思政融入专业建设的情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活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搭建等各个环节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
比赛过程中,专业参赛代表教师妙语连珠,充分展现了各学科专业思政的创新理念及做法,在与评委的互动交流中也碰撞出不少新思想火花。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姜大志教授采用的“双路互引”教学法将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点巧妙编“织”,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思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庆杰教授以生动的教学案例展开介绍了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思政建设。
据介绍,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落实《汕头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校专业思政建设。汕头大学副校长陈敏表示,专业思政建设应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负责人必须准确把握“专业思政”的内涵,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征,“浸润”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专业建设要素中,从而通过独特的专业文化氛围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评委们表示,专业负责人应以此次比赛交流为契机,吸收其他专业思政建设的优秀思路,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更加开阔思维与做法。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元根指出,作为专业负责人,更了解本专业情况,对于课程与思政的联系要结合专业实际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建议各位参赛者可以更加详细地展开各自专业的具体举措,不要仅停留在抽象层面。同时,专业师资团队要吸收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人参与到专业思政建设中来,各位专业负责人可以更加详细地展开各自专业的具体举措,让专业思政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