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经济学
门类:经济学类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在新文科背景下,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的国际经贸专业知识、跨境电商知识及商法融合类知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和新型业态)操作能力,能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国际经贸的实务操作、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制为四年,主修学生应修满169学分,辅修学生应修满45学分。毕业生应达到下列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1)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法律等通识性知识;(2)扎实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商法融合类知识、创新创业类知识,熟练掌握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专门知识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商务活动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以及商务文书中的中外文写作规范,并能及时分析最新的国际贸易案例;(3)具备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2.能力要求。(1)具备作为外贸人才从事进出口贸易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2)具有较高的外贸英语听说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外贸数据分析、客户管理和沟通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利用所掌握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贸易问题;(4)具备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具备人际交往和与国际客户友好沟通交流、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我国的外贸方针政策,熟悉最新的经贸政策法规;(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全球化的视野;(3)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发展动态,掌握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经济贸易研究和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
毕业去向落实率:2018届100%,2019届100%,2020届96%,2021届96.02%,2022届94.32%。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与翻译、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以上课程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BEC商务英语高级、国际商务谈判、数字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世界经济、贸易数据库与分析工具、国际商法、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贸易法案例专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湾区经济与社会实践调查、企业见习、品牌竞赛活动如模拟广交会和广交会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