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学生工作处在嘉陵江路校区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推进会,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赵景欣,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勇分别做专题辅导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安庆主持会议,《大学生心理健康》全体任课教师参会。
赵景欣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和实施原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转变观念,理念新起来;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政策激励,教学热起来。最后,她结合申报国家一流课程及担任国家一流课程评审的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杨勇结合他所讲述的《机械原理》课程,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对课程推进进行详细讲解,重点介绍了OBE理念,即将全体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作为关注焦点,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系统,形成持续改进机制。他强调,要从课程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鲜活起来、学生变学员,老师变导演,学生成为主角!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苏霞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介绍。专家与任课老师就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学生处副处长王振进行总结,他强调心理课程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是实现我校心理育人的重要途径。专家们的意见精准、专业,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全力冲击省一流课程,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