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况
专业创办于2009年,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项目建设,2016年获教育部“计算机类系统能力培养试验试点高校”项目建设。2017年开始计算机大类招生。2022年12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评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黑龙江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1门、校级一流(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大赛,获得包括挑战杯全国金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70余项,形成了工程化特色明显的校企合作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专业面向软件产业需求,特别是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农林领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工程能力、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软件工程新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在软件工程领域(包含农林领域软件信息化建设)从事软件研发、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软件工程人才。
核心课程
核心基础课程: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原理。
核心专业课程:软件工程导论、JAVA程序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IT职业道德与素养。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软件认识实习、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生产实习、林业工程应用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特色优势
特色一:高水平师资队伍及高水平课程建设。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2.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2.7%,60%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省、部、市及学校的纵向、横向科研和教研项目。专业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门课程获得全国慕课十年典型优秀案例、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混合式课程建设优秀案例、1门课程被学校推选教育部“拓金计划”、1门课程获得国家一流课建设阶段评价“优秀”,1位老师获得东北林业大学成栋青年名师和成栋名师荣誉。
特色二:科学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无缝连接的多元化“1.5+1.5+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学分置换机制(其中1.5年基础教育,1.5年面向企业的专业教育,1年企业顶岗实习),以工程应用领域为方向,形成以“web前端开发”、“人工智能”等为主导,基于大规模软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为核心专业办学特色。在教学上着力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和基于案例的学习,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采取校企联合“双师制”培养,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科技大赛为补充,突出工程化培养。
特色三:行业标准的工程实践环境。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服务于专业的课程实验和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获得软件项目管理和开发经验,完成系统开发的实习、实训。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下设软件工程实验室(系统开发实训基地)、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移动开发实验室和IOS开发实验室。引进了开放标准的IBM Rational软件开发平台、华为软件开发云等实习和实训环境。
特色四:以赛促教成果显著。专业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强化重点领域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与产出,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科技大赛或创业大赛,学生获得包括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70余项,提升了学生专业素质。
特色五:协同育人的工程化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强烈的行业发展驱动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学环节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坚持以行业标准和人才输出质量评价有机结合,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具有强烈行业背景的课程设置、来自校、企互补的师资构成、产学密切渗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结合等课程体系特点。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打造适合基于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软件人才。
毕业生去向
升学 | ◆近三年升学率均在31%以上(含推免10%)。 |
◆升学包括清华大学(深圳)、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 | |
就业 | ◆近三年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 |
◆主要就业单位:阿里巴巴、蚂蚁金融服务、北京三块(美团)、百度公司、携程旅行网、京东金融等。 | |
出国 | ◆近三年出国深造人数年均超过3人,主要去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知名大学。 |
专家代表
李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成栋名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访问学者。主持和参加项目15项,各级各类获奖10余项。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黑龙江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获得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华为产学合作专项奖;2次入选黑龙江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多次获得成栋名师、东北林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改革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专家谈专业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软件工程是研究大规模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其特点是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组织和规范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是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本科就业绿牌专业。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特有的“德育为魂、知识为基、能力为标、素质为品”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满足软件产业/行业实际需求的应用研究型高级软件人才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以“软件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及校企协同育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与协同育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行业、企业、学科和专业多元培养的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谈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基地的实习、老师的指导,使我收获多多,主要如下:
1)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校内、校企合作基地的实习、实训,掌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知识,工程应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更加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和实际需求。
2)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专业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我们了解前沿领域知识,开拓的视野。同时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大赛和教师的科研,提高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专业有标准化的实验室和实训平台,并配专职的老师指导,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出色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这也是我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阿里的一员的前提和保障。
总之,软件工程专业不但教会我怎样去实现梦想,还教会了我怎样去完成的更快更加完美。欢迎有志于软件行业的同学报考,这不但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规范的教学体系,还有值得作为朋友的老师,他们不但在课堂教授你专业知识、技能,还会带领你们去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实训,同时也是你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校友风采
苟金平,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5届毕业生。在2013年与2014年ACM竞赛亚洲区域赛铜牌、2012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5年7月进入蚂蚁金服(杭州,软件企业)高级算法工程师。参与阿里巴巴直通车广告相关性优化项目、智能创意项目、智能视频项目、广告直播项目均有较大贡献,在此期间获得阿里个人最快进步奖。
宋宇鹏,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7届毕业生,于2020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在校期间共发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1区SCI论文3篇。
赵剑,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负责软件开发社团,协助学校的相关部分进行系统的维护,2015年进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成绩优异,被提升为NC Cloud产品线报表开发经理。
张峻巍,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得各级别学科竞赛奖项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航天器软件架构、星上任务规划等。
张硕,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具有较扎实的工程应用能力,2015年就职哈尔滨银行香坊香安支行,业务表现优秀,任分行副行长。
葛言琭,东北林业大学软件工程202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得1次ACM竞赛亚洲金牌和2次ACM亚洲银牌,免试推荐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