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19年开始招生,目前已迎来两届53名毕业生。近五年来,该专业新建了新能源材料及电化学实验室、太阳能电池教学实验室,总投入2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50平方米。专业的课程体系基于OBE理念和认证体系设计,专注于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等新能源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造就适应新能源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专业由化学、物理、材料、电子等学科交叉构成,坚持“重基础、宽口径”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注于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以及储能器件、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也提供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等相关的基本训练。
专业依托于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和师资,人才培养同步实行导师制。导师制于2020年开始实施,组建专业导师教师团队,负责指导每位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帮助学生在学科专业竞赛、双创项目研究、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等方面获得成就。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改革省份选考科目
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