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筹建于2017年,2021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打造的“新工科”专业,是“中国制造 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山西省“《中国制造 2025》山西行动纲要的重要内容。本专业拥有先进的工程训练中心、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三维数控系统控制、机器人创新等专业实验室,并建成了集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制造设备与多轴机器人协同作业的的智能产线,具备为山西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升级转化发展,提供学科教学及科研平台。本专业依托山西省“1331工程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以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以学生竞赛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驱动力,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理论扎实、思想上进、实践能力强的智能制造方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智能装备设计、制造、集成、运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立足运城,服务山西,能够在机械制造、化工、能源、食品、医药等各类行业领域,从事智能装备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智能装备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
程技术人才。
办学特色:以“新工科”内涵建设为背景,面向“中国制造 2025”,聚焦智能制造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能力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多重手段,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智能制造领域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智能制造工程导论、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原理与应用、RFID 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智能生产计划管理(MES/ERP)、智能制造生产线集成与管控。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能力训练、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科技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智能制造、自动化工程及智能化生产线等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编程、安装、调试,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