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四年 本科
培养目标: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行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出适应IC行业,能够从事模拟集成电路前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前端设计、集成电路验证、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测试、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
核心课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标准设置。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处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等。
其中,《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已建设成为四川省级示范性应用型课程;《集成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已建成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已建成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
积极开展省级精品课程群协同建设。
(一)理论课程知识体系建设。集成专业拥有完善的课程群体系,在专业知识体系方面,已建成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集成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四川省级示范性应用型课程1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1门《集成电路工艺原理》,校级“四位一体”建设课程3门(《项目管理》、《信号与系统》、《ARM处理器及嵌入式系统设计》),形成了理论知识体系从物理、器件、电路、系统四个层级的融合建设。
集成专业课程体系
(二)工程课程知识体系。集成专业的工程知识体系一方面包含集成电路工艺、材料、设计、封测等工程环节的交叉融合,另一个维度也要实现工程综合能力的养成,实践课程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培养学生从软件基础、模块设计、系统设计的全流程工程设计能力。
为完善专业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共建了“数字集成电路验证”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联合课程或配套实验项目,建设“SOC”和“ASIC”的视频微课, 开发电子信息类的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配套课件、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教材或教学演示软硬件系统。
专业优势
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
2018年获评“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示范专业”
2019年获批成为“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实验条件
2016年,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验收成为四川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加强专业建设,已建成“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定制中心”和“数字集成电路验证设计定制中心”两个实验室,目前专业已有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个,分别是与索成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SOC验证开发实验室,与芯盛公司共建模拟集成电路校外实训基地。
特色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2015年,集成专业联合数十家集成电路企业共同成立了“集成电路人才定制中心”,在此平台上,“版图定制班”抓住了企业急需人才需求的关键点,形成了与企业人才技术岗位高度契合的输送模式。
2018年,为满足企业对高级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需求,集成专业成立了“集成电路高级设计人才定制班”,探索实现了不同技术方向高级人才的分层次培养。
2019年,实施校企全面合作的定制班。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了学校+企业模式的联合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到校企班的班级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工程指导,实验室建设等方方面面,学校重新从企业需求的视角研究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考核方式等体系内容。深耕细作的专业提升带来了就业人才的供不应求。以下是近年来教学改革建设的丰硕成果。
1.基于CDIO教学改革成果
(1)2018年《学工双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申报省级教改成功;
(2)2020年荣获《基于校企生态建设的集成电路急需人才培养模式》四川省首届民办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3)《基于校企生态建设的集成电路急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通过2020-2021学年国腾创投基金校级教改项目验收。
(4)《面向就业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教学改革》与成都天衡测控公司合作2021-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基于OBE的四位一体改革成果
(1)《四位一体项目管理课程在集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2021-2022学年国腾创投基金校级教改项目立项,立项经费1.5万元。
(2)《以成果导向的思跃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2021-2022学年国腾创投基金校级教改项目立项。
(3)《基于“OPEN”模式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科成实践》教学改革获2021年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基于OBE+多学科融合模式的智能制造课程集群设计试点探索》教改项目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拟推荐申报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比。
(5)《基于任务的多科目联合教学及评估方式》教学改革成功立项省级2018-2020 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