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人员。
三、修业年限及学历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 |
财经商贸大类 (53) |
物 流 类 (5308) |
道路运输业(54)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59) |
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2-02-30);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人员(4-02-05);仓储人员(4-02-06) |
冷链仓储操作员、冷链运输调度员、冷链运输调度主管、冷链配仓储送中心主管、冷链项目运营主管、 冷链市场营销经理 |
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认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操作典型物流设备、掌握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冷链货物运输、低温仓储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冷链运输调度、冷链配送、冷链仓储、冷链项目运营、冷链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目标
(1)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目标
(1)了解冷链食品商品学的知识;
(2)了解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知识;
(3)熟悉各类典型物流设备操作规程;
(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5)熟悉冷链物流管理的知识;
(6)熟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知识;
(7)掌握冷库及冷藏技术知识;
(8)掌握食品贮藏保鲜相关知识;
(9)掌握冷藏运输技术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10)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利用冷藏运输技术进行运输操作;
(4)能够熟练使用叉车、地牛、扫描枪等常用物流设备;
(5)能够开展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运作与管理、冷链物流管理等活动;
(6)能够对冷链物流项目中仓储与配送进行规划;
(7)能够对冷链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8)能够熟练使用追溯技术。
六、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2+1”人才培养式模式。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2”是指从冷链物流技术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冷链物流技术工作岗位的需要设置理论课程,并以实训强化理论提高技能;通过校内专项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引企入校等方式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并依托行业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时间为 2 年。 “1”是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个人发展方向的岗位目标,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及一个学期的就业性实习,为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做准备,时间为 1 年。具体如下:
第 1-3 学期,进行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专业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和校内专项实训,完成必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和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教育,并依托我院物流管理专业首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学生获取相应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 4 学期,引进企业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引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运营项目进行专业实践,根据兴趣和专业能力,按照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组建学习团队,进一步增强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强化校企合作深度,借助合作企业培训能力,提升学生专项技能。
第 5 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本学期到校外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与系部共同制定的实习课程指导手册规定内容进行实习,校企双方实行联合管理、共同指导,实习结束,以企业为主导对实习学生进行业绩考核和实习综合评定。本学期结束时完成相关毕业设计。
第 6 学期,进行就业性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进入就业性实习阶段,并实现高端就业。就业性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即选择继续留在顶岗实习时所在的企业或者选择其他合适的企业进行就业性实习,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