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和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紧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需求而设立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框架与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求,面向金融、医疗、制造、政府等领域的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数据保护、人工智能运维等相关工作岗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良好职业素养,能够从事人工智能应用相关基础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
1.“校企融合、项目育人、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挖掘企业资源、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使教学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形成了专业群发展合力。
2.以“实用性、创造性”为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推进“课堂革命”,校企合作创新推广任务驱动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实用性”为原则,按照“准员工”的标准,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教法,实现在“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激发学习者主动思考,在工作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在解决工作难题中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 五级大赛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了5级大赛制,通过大赛全方位训练学生团队,促进教学改革。第一级是以专业基础课为中心举办的校级大赛;第二级是以专业基础课为中心的行业协会级大赛;第三级是以技能大赛为中心的校园选拔赛;第四级是省级技能大赛;第五级是国家级技能大赛。
4.建立课堂双元制,提高技能培养成效。建立“以本校教师为主,以企业工程师为辅”的教学团队,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入课堂,丰富课堂内容,邀请企业工程师走入校园实训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践环节,将企业的实际规范流程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按照企业规范流程开发实训项目,缩短课堂实训与企业实际之间的差距。
主要课程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深度学习、Python Web框架技术、OpenCV应用开发、机器学习。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1人具有博士学位,所有教师均为研究生学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团队中不乏具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他们将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发展。学校还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展教学与实践指导,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企业项目实训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团队
2024年,我院教师积极参加 “职教国培”示范项目——人工智能领域领军教师示范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拓展了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