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2018高考,迎来2019年高考。很多高二准高三的学生已经开始2019高考的一轮复习了。在这接下来的一年的高考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准高三党们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吧~
一轮复习的十大弊病
1.喜欢钻研偏难怪题
表现
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建议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不考偏难、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一个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2.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表现
许多同学漫无目的的做题,做得都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建议
《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础题,还要注意一些规范的表述。
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表现
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难有头绪,各知识之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那些地方自己没有学好,心中无数。
建议
第一轮复习以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那些有难度的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4.不注重抓住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
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建议
当基础知识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是一方面抓住重点学科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另一 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终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各个知识的板块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掌握,高质量的训练好一些相关的题 目,不贪多、只求精。
5.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
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建议
首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个境界:
看书
第一境界“记”,记住那些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
第二境界“联”,就是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
第三境界“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
解题
第一境界“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境界“思”;就是解题以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境界“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这种境界,看书时候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时的情形,做好配套练习,做题时候多想书本和知识联系,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6.不善于归纳总结
表现
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结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面就广了,题型练得多了,方法就多了,居然还有一些高三老师也一直这样认为。其实题海茫茫能做得完吗?
建议
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和归纳一些知识系统,也要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重要解题思路,并总结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