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题情景材料选材新颖,紧扣时政。全国卷Ⅲ卷突出社会生活的重大主题, 12题以某果园尝试新的运营模式、13题“银税互动”、14题电商+直播模式的优势、38题家庭农场、23题关于民法典的制定,39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素材,均来自社会生活中最新热点素材,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3、试题聚焦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全国卷三40题考查文化力量的作用,以党带领下黄河儿女发扬拼搏的奋斗精神治理黄河、恢复生态的情景材料为载体,让考生认识到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新时期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法宝。激励考生在未来的人生中发扬奋斗精神,辛勤劳动。
4、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思维考察。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务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全国Ⅲ卷第15题,以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动态为背景,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8题考察家庭农场对激发乡村活力的作用考察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40题(1)考察了学生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全国Ⅲ卷在立足教材同时,聚焦社会问题解决,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今年全国Ⅲ卷经济生活中未考曲线题,启示我们备考时不要进入定势思维,学生能力培养是关键。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Ⅲ试题评析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
高三历史老师:赖良玉
今年普通高考全国Ⅲ卷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严格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本着“立德树人,科学选才,引导教学”的原则 ,突出了价值引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试题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疫情当下,“稳”字当头,难度适中,稳中有变。
一、保持主干知识(必备知识)考查,稳中有变,选择题世界古代史缺位(改在41题中外对比中考查“希腊城邦”),31题增加为中国现代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考查。
历史选择题考点:
24.古代中国商品经济,是古代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
25.曹操的屯田制的客观作用
26.唐朝书法的特点
27.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特点 明代张居正内阁权力膨胀,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28.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创办
29.南京临时政府组建 是袁世凯、孙中山对临时政府组织的主导权
30.抗战相持阶段国统区的经济
31.83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2.加尔文教的宗教改革
33.美国联邦制 各州主权
34.现代主义画派《第一步》
35.77国集团
二、突出科学选才,注重关键能力考查和价值引领
41题考查“西周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突出关键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概括”能力考查,
42题开放性试题考查“1995年农村青壮年传统择业观念的变迁——意向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图表,自拟题目并予以阐述”,注重青年理想价值观的引领和独立选择、表达观点能力的考查。
三、选修延续去年的指向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考法,落点在教材有利于引导教学
1.45题考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外贸易变化及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落点在教材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对外贸易变化及原因”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
2.46题考的是抗日战争(“二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建设及贡献,落点必修一和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建设主要出现在初中教材,高初中贯通考查,必修与选修融通教学。
3.选修四《历史人物评说》考的是盛唐名相张九龄历史背景及贡献,其实考查落点是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四、关注社会热点,突出时代性,紧扣我国社会发展现实需要
试题以历史材料考查学生对社会现实中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关注,重视历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突出地反映了历史学科强调“学以致用”,也体现了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彰显了公民素养教育;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30题“抗战相持阶段国统区的经济”和46题“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建设”与学术热点“抗日战争是东方主战场”及时政热点维护“二战”成果、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暗扣。33题美国联邦制的局限(“抗疫”),以及Ⅱ卷两道主观题都体现了这一特色。41题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突显优秀传统文化和制度自信;42题青年农民择业观的变化,紧扣“改革”热点主题。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