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记者问他,在美国期间“没想过要留在美国吗? ”,他回答说:“也不是完全没想过,但基本上我觉得在哪儿都无所谓。我也没有别人那种要回国大展身手、报效祖国的觉悟,真的没有,只是当年是杨老师把我们三个人送出去的,后来杨老师当了所长,叫我们回来,我们三个就都回来了。”
从李小文院士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年轻的他或许就是对未来觉得迷茫的人,“出路肯定是要想的,但也不知道在哪里”。他的传奇经历看似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但这些“水到渠成”的背后,是他通过不断学习思考积累起来的力量,但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把能做的做好。
对我们青年人而言,还是那句鸡汤:
“首先想清楚你想要什么”
在还没想清楚的时候,做好你自己。
好就业并一定等于光明的未来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大家由于知识积累或意识问题还不会去想去思考,就是读大学,到底要学什么?或者说,读大学,学什么更重要?
一般人以为,上大学就为了找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就不用办大学了,直接全部技校就好了,何苦呢。所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说,什么意思呢?大学,大人之学,其根本之道,在于明德、亲民、至善,而不仅仅在于学习专业技能的术。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