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个人条件许可且有意愿选报的不同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不同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就业质量;学校办学实力,人才培养特色,国际交流合作,课程设置,地域。
因专业名称而误解专业培养也是大学生不喜欢就读专业的缘由之一。但专业名称相同,因学校类型、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其专业设置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别。调研学校信息一方面辨别不同专业培养在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侧重点及其未来从事职业进入行业的差别,从而确认个人优势得到发挥还是限制,甚至觉察自己规避什么;另一方面借助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资源设计未来的发展路径,并按照行业和职业要求塑造、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调研过程中要不断地问自己: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就业前景离我未来期待的发展目标更近还是更远?选择该学校我可能获得哪些资源?我能够接受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关于录取:可选的专业+学校的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限报说明、性别比例、校区。
除此之外,家庭资源、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对于考生选专业、选未来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这些资源不仅有助于获悉一个专业职业行业深层次信息和机会,更能助推个人的职业发展。
◎去哪里找:甄选信息搜集渠道
学校官网——高校主页、招生网、各学院页面,有关专业+学校信息,招生数据、就业前景一应俱全,考生想知道的全部可以查询到。
政府网站、公共媒体——山东省招生考试院是招考数据发布、考生志愿填报端口、录取结果查询官方网站;阳光高考平台、教育在线提供的招考资料都值得信赖;通过智联招聘、前程无忧、领英等网站获取的就业前景、职业胜任力、岗位要求信息对专业选择具参考价值。
聚焦问题深度访谈——访谈高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专业负责人、招生咨询员,除了能获取更翔实的专业+学校信息,更有意义的对入校后专业入门、学业规划、实习实践、职业发展带来启迪和引领。学校招生网提供了便于与访谈者沟通交流的多元化平台。
◎调研信息汇总:拟定志愿填报清单
了解现实要求对拟定一个有梯度的高考志愿选报清单至关重要。新高考不再设服从调剂选项,也就意味着填报的96个或者60个“专业+学校志愿”中总有一款是合适的。必需对平行志愿排列顺序仔细思量、权衡。
所谓有梯度的志愿选报清单是就个人期待与现实要求匹配程度而言。总体思路是将拟选报的每一条“专业+学校志愿”按照冲高、目标偏冲高、目标、目标偏保底、保底(或者冲稳保垫)几个群组排序依次向下延展的志愿顺序清单。并且在每个梯度群组志愿排列顺序也要有个人标准——比如“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持平、不排斥、能够接纳”。建议在确保不掉档或退档前提下:院校导向者以冲为主,专业导向者以稳为主。总之,无论怎么排序其目标都是尽可能读到合适的专业,进入满意的高校,去到喜欢的城市,遇见美好的未来。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