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庆表示,今年全校的招生计划是3700人,其中,创业管理学院1000人,而这部分学生的学费,由中国创业协会来资助,“这一千名学生并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选拔标准,每一个学生都要通过面试 ,主要看他们的创业意识和潜力”,而刘国庆副院长表示,这个学院的设立和培养方式已经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学校对这种培养方式很有信心。
完善接待细节学生自愿留下
而对于位于城阳区丰海路上的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学校为了给学生和家长留下一个好印象 ,从6月初开始就配备了完备的接待队伍,“学校不是位于市中心,过来的话不是很方便,但是我们学校的环境很好”,记者到达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时候,一位大一负责接待报名的学生告诉记者,“只要学生和家长来了 ,一般就愿意在我们学校留下”,这位学生表示,自己当时也是看上了学校所在的位置和环境,“绿化很好,一进来就有大学的感觉,而且我们这儿离胶州湾很近,三面环海”。
记者得知,学校专门配备了招生车辆,可以从预定的地点将学生和家长接到学校里,然后由学校安排学生和家长的食宿问题,尤其对于外地远到而来的学生来说,这一招很管用,在校生带着学生和家长参观学校,不少人看了学校的硬件条件以后也愿意过来就读,“有的学校不敢让学生过来看,我们就希望他们能够过来亲眼看看,看看学校什么样子了,心里就更有底了 ,选择了就不会后悔,招生老师有没有忽悠他,他自己心中也有数了”。
对策
校办企业让学生边学边干
在记者采访的这几所民办高校中,他们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有的甚至提出了校企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集团办学,也依托学校办了企业,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有老年公寓,与幼教专业相关的有恒星幼儿园,与汽车专业相对应的有汽修厂,与数控专业相对应的有计价器,与印刷专业相对应的有印刷厂,还有与服装专业对应的服装厂等,现在恒星自身就有校办企业16家,还有近千家与他们合作的企业,让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行业有更深的理解,并在技能上早日成为“熟手”。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杰告诉记者,学校采用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协调好,把原本各忙各的、互不搭界的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有效地结合,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就像小媳妇学做菜一样,让学生们边学边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一方面,部分专业的优质就业率已经证明学校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
除了招生、教学、管理之外,还有一个能够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因素,就是就业。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杰副校长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培养了108名专门管就业的老师,“别的都不干,专职跑市场,从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开始,在学生毕业后进行两年的跟踪服务”,陈杰副校长坦言,这108人中有指导老师,一个指导老师带50个学生,跟学生同吃同住,“因为学生现在不在一个单位,经常需要好几头跑,但是,学生在就业以后有什么疑问,有什么需求,老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除了指导老师之外,还有就业主任,就业主任专门负责就业管理和市场开发, “有一千多个单位跟我们合作,愿意要咱们学校的学生,这个工作需要做得很深,很细,也很难”。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