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每年都有少数考生基于不同原因,被高校录取后不去报到,被称为放弃录取。放弃录取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使部分学校完成招生计划缺额较大。所以近年来有一些省市开始实行高考补录,即二次录取。
补录计划的范围包括:少数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缺额;已录取考生不按期报到的缺额;经学校体检复查不合格被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已录取考生弄虚作假被查处,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补录对象为参当年高考达到省市建档分数线的考生。当年已被录取的考生和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审查不合格者,均不在补录范围之内。参加二次录取的考生必须重新“上线落选”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图示):
1.所报志愿平行排列,分数间距过小。此类考生看着哪所学校都好,难以取舍,最后非但是重点一个都不保,弄不好还成了落榜者。
2.所报二三志愿高校不录取非一志愿考生。统计显示,多年来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录取率高达95%以上;普通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平均达80%左右。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招生院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比较充足,他们就不会再招收第二、第三志愿考生。
3.过分强调专业选择,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上线死档”的又一致命选择。
4.固守本省本市,坚决不去外地。
因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不少考生仅考虑本地高校招生人数多,外地校招生数量少,因此觉着本地校似乎被录取的几率大
些,可是别忘了,招生多报考的人也多。
5.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第二批次录取院校数量虽然很大,高分考生却不屑一顾,殊不知该批次学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高校,其毕业生就业业前途也是很光明的。
6.忽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单独招生包括两类:一类是单独录取院校,一般来说这种院校比较特殊,报名和填报志愿。
实行二次录取,既给予考生再次升学的机会,又满足了高校的要求,很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