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落榜或上线落选实际上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了相应批次的录取线,但这个批次录取结束时,并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二是指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了自己所报第一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档案已经被这所学校所调阅,但经学校审档比较后不宜录取,又予以退档。就重点大学而言,由于相对于录取线,一般投档线的“上线考生”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出20%左右,所以每所高校录取完毕时,都可能有少量已经投档的考生会被退档;一个地方每一批次录取完成后,也总有一些高考总分超出录取线的考生不能被录取。
对考生特长、能力有要求,招生数量也较少,但其也有特色专业,却常被考生忽视;一类是近年来兴起的自主招生,虽然这类学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尝试一下也不失为一种对机会的把握。
7.未将平时考试成绩与模拟考试成绩综合计算。
有的同学平时成绩一般,但模拟考试却因超常发挥取得不错的成绩,于是就以此成绩为填报依据,在正式高考时,未能超常发挥,导致因高报而落榜。
8.高估自身实力,只报名校并只选热门专业。忽视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一旦所报重点院校落榜,再没有回旋余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死档。
9.未仔细分析录取分数大小年变化趋势。高校录取分数大小年变化对一般重点高校来说意义较大,能否分析并预测大小年变化趋势是填报这类高校的关键之一。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现象并对这一规律的把握。
10.未注意目标校近年录取的平均分,只关注某年的录取最低分。最低分不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合年分数不能够成为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共确发养丙11.所报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比如要报考外语院校,英语单科成绩要高,还要加考口语;报计算机、数学类院校,自然看重数学、英语成绩;报语言文学类专业,语文水平不能差;无绘画基础,报城市规划、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就非常危险;国际贸易还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形象也有一定要求等。
12.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标准。
在选择某校某专业的时候,考生还应该注意此专业是否对身体条件有要求,如身高、视力、是否残疾……以避免还未参加高考,落榜之势已定。对此,考生一定要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要求,千万不能闯“红灯”。
13.档案材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考生填表时马马虎虎,因书写不规范、填错志愿顺序等而被错录甚至落榜;弄虚作假骗取报考资格者,一经查处即被取消入学(或录取)资格。
14.政策性落榜。各省、市、自治区都是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的。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后就有可能落榜,但并不一定都是分数最靠后的考生无学上。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