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知名高校电子邮件系统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幸好“暂未造成重要数据泄露,暂未引发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但此案例再次表明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聚焦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出手了!
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旨在从教育领域着手,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目前我国已有34所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2016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
2017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决定在2017—2027年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形成4-6所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目前,国内已有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0多所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网络安全类专业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并列入专业准入、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价的依据,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020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进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据媒体报道,如今已有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
327万 VS 3万/年
尽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步入正轨,但依旧无法改变网络安全人才缺失的困境。近日国内首部聚焦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的白皮书——《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发布,其中提到,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而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仅为3万/年。
对于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问题,有关专家曾对媒体表示,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网络安全基础研究型人才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均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网络安全产业讲究实战,基础研究型人才的理论研究内容与实际应用场景偏离较大,往往需要1-2年的转化期,对掌握的方法论重新梳理和整合,才能满足企业需求。
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在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仅2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真实业务,40%的应届毕业生则需通过1-2个月的实践培训,才能满足企业实践能力要求,另外的应届毕业生或根本没有能力进入行业工作。”专家说。
专家还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安全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人才培养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脱钩,层次化人才培养梯队尚未形成。
如何让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更好地对接产业?众多高校也在积极施策。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的高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下大力气组建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该校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由学科带头人管晓宏院士创建,共有教师40余人,其中国家级和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15人。该学科建成了一支以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教育部工程中心、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以院士领衔、国家级人才等学术带头人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学科融合、结构合理、团结合作的研究团队。
而广州大学不仅探索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将经验推广开来。
2017年,广州大学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及其团队,并成立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出了方滨兴院士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方班”由方滨兴院士指导并直接参与设计和教学,持续探索新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并不断深化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人才培养协作模式,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案例场景库和实战演练平台,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广州大学已将特色教学模式“方班研讨厅”推广到国内16所高校,在线开放的40余个实验场景累计访问量超过10万次;提出国内首个基于大型网络安保活动组织教学的“方班演武堂”课程,带动国内30余所高校师生,为广交会、文博会、冬奥会等提供了安保服务,较好发挥了特色学科服务社会和引领辐射的作用,为解决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等提供了有效帮助。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则纷纷与知名企业在产业学院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就业服务中心共建等方面达成合作;企业联合学校进行社会化服务,开展技术认证培训、考试,开展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训讲座等,为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缓解网络安全人才供需矛盾提供支撑。
就业看好,网络安全岗位月薪破万
近日,知名招聘机构发布了《2022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从中我们可以一窥网络安全人员的市场需求现状。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这五个城市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总量占全国需求总量的46.3%。从用人单位的所属行业来看,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IT信息技术行业。
薪资方面,政企机构提供的网络安全相关岗位的平均薪酬约为12157.5元/月,安全企业提供给网络安全相关岗位的平均薪酬约为13718.5元/月,月薪均破万。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对407个本科专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数据显示,与网络空间安全相近的专业——信息安全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双高”。在主要本科专业中,2021届信息安全专业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达7439元,位列第一。同时,就业满意度也较高,达81%。这有助于我们间接了解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就业情况。
此外,《2022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对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安全服务与运维类岗位需求量最多,占40.2%,与2021年占比基本持平,可见近两年企业一直对安全服务与运维岗位有大量需求,用人单位大多非常重视网络安全的基础运营工作。其次是研发测试类岗位,占比13.3%。
从年龄段来看,网络安全岗位的求职者中,90后最多(包含95后人群和90后人群),占比为55.1%;其次是80后,占比为36.4%。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数占比之和超过90%。
从网络安全人才的学科专业背景来看,仅有极少数求职者有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的学科教育背景,更多的网络安全岗位求职者实际上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这也再次说明,网络安全专业向市场输出的人才数量非常有限。
网络安全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知识和技术发展迅速,且具有较强的后伴生性和学科交叉特质,因此,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路径复杂且周期长。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问题得到空前重视。2021年7月,《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更是把“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列为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指出要加强多层次人才支撑保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培育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信依靠强有力的举措,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未来将得到改善。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中国网、光明日报、西安交通大学、南方都市报、上游新闻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