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招要闻 > 高考时“盲选”专业,一开学就哭了!“录非所愿”问题在哪?

高考时“盲选”专业,一开学就哭了!“录非所愿”问题在哪?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9-26
考生交流群 +加入
×
福建高考交流群
福建高职分类交流群

主观认识难以全面,叠加客观专业局势变化等因素,考生填报志愿时的认知并不是百分百靠谱,很可能就是“盲选”。一开学,发现专业不喜欢或选错了,怎么办?

9月开学季,一批新生迈入大学校门,从此开启了大学生涯。然而,欣喜过后,部分同学面对所学专业却发觉自己缺乏了解,真正开始学习之后发现没有兴趣,部分专业课程难以驾驭,甚至不少学生原本在专业选择上就是“承父母之志”。

所学专业与志向完全匹配,磨合适应得也很好,则像双向奔赴的爱情,付出了便可以得到回报。遗憾的是,有不少同学并没有直接选取“正确选项”,发觉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真爱”,从而造成了学习生活的困难和困惑,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01“录非所愿”问题在哪?

早些年,中国青年报曾刊文《大学新生“录非所愿”:每八个新生就有一个想转专业》。如果每八个新生就有一个想转专业,这样的比例不得不引起重视。

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录非所愿”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受到社会经济趋势、行业薪酬的影响,所填报的志愿是社会热门专业,其中不少是新兴专业,能力要求复合化,而考生并没有仔细了解是否与自身期待完全匹配。

2.选择的是父母喜欢、父母看好,而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常常与父母的职业从属同一领域,原本父母期待能够让子女的路更顺一些,但没有真正了解子女所想所长。

3.高考生和考生家长的认知理想化,对社会经济结构、各个分层缺乏足够的了解。不少父母的视线聚焦在自己工作的领域,考生在高中阶段对高校专业设置不够了解。高中阶段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辅导,缺乏关于职业的通识教育。种种原因造成了考生和家长对职业认知的理想化。

4.过分看重、强调兴趣,认为选专业是兴趣之至,但在正式学习之后,才了解到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明朗或不好,出于现实因素想转到更为实用的专业。

5.大学生自身想法、兴趣发生变化。由于高考生的年纪正是对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广泛了解,形成自我认知的时候,兴趣极有可能会随着新的发现及对自身优劣势的认知加深而发生改变。

6.“唯分数论”决定一切,包括分高不能浪费,“分数最大化”,所以填的都是高分专业;包括分低没有办法,先报上理想高校分数较低的专业,期望通过后期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7.录取时被高校调剂,入学后无法适应,甚至有跨度大到从理科调剂到文科专业。

 

02 专业想“受益一生”很难达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07名高考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就业前景和院校名气最受受访高考生看重。57.3%的受访高考生纠结选热门专业还是兴趣专业;91.3%的受访高考生希望大学所学专业能令自己“受益一生”。

“受益一生”显然是很美好的期许,但实际会有很多困难。尽管考生们填志愿时慎之又慎,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不走弯路,选择真正合适的院校、专业并不容易。况且处于高考生的年龄,自身的爱好、规划会持续变动下去,很多选择当时看似正确,等到认识发展变化了也会出现不适的情况。

况且花无百日红,专业虽有冷热之分,但冷热也是持续变化的。曾经很热的金融专业,多少高考状元趋之若鹜,虽然今天依然很热,但是行业已经相对饱和,人才缺口不大,想“受益一生”是不现实的,如果基础水平不扎实,可能连行都难入。

十多年前,国家大基建带来的基建热、房地产热使得土木行业备受青睐,不少高考状元也愿意戴起安全帽,投奔土木大潮。2000年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36.2%升至63.89%。土木行业逐渐遇冷,原本毕业肯定有工作的土木,如今成了“新天坑”。

二十多年前,能源行业发展萧条,很少有人愿意选择进入中石油、中石化。随着水力压裂法的发明,能源行业又兴盛起来。中石油、中石化作为大型央企,常年位居世界500强,招聘门槛也提高了很多。

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达1144.2万人次。十几年前,谁又能想到教师岗如今会这么热呢

由此可见,“天坑”和“热门”也难免冷热交替。

职业对于考生来说是耳闻但很难切实感受的新鲜事物,在听取意见时也会有“意见无法量体裁衣”的问题。这导致主观认识难以全面,叠加客观专业局势变化等因素,填报志愿时的认知并不是百分百靠谱,很可能就是“盲选”。

 

03 高校转专业有哪些要求?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中对转专业的指示明确“对有其他专业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

高考时“盲选”专业,一开学就哭了!“录非所愿”问题在哪?

很多大学都给予了入学后转专业的机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允许在校全日制学习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可转专业,要求已修公共课的成绩应在“B”以上,专业课成绩在“C”以上。学院转入人数一般不得超过该专业本年级学生总数的10%。

天津大学给予大一、大二同学三次转专业机会,实行 “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转出无门槛,即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规定时段提出专业调整申请;转入有要求,指的是各个专业依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分别制定自己的测试方案。转专业政策实施以来每年申请转专业的人数持续下降,转专业成功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此外,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开放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部是理工科专业,因此转专业最容易,以“100%自由转换专业”而著称。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新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在全校自选学院或学科;大二结束后可在学院或学科内自选专业;三年级后还可调整专业。

山东大学积极探索“零门槛”转专业,取消统一的资格考试。时任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曾说:“之前很重要的门槛是学生已修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必须无不及格,现在不再要求。之前根据学生平时成绩通过两种方式申请转专业,学习成绩本专业内排名前10%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面试转专业,成绩不在前10%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机会,但存在不及格现象则不允许转专业。”

各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受本校招生政策和专业大类设置政策影响,在大类专业内转相对容易。但由于个别高校存在转专业门槛过于严苛的情况,比如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绩点和排名在院系达到前5%或10%才可以转专业,未进入该名次则不允许转,或者降级才可以转专业。但问题在于,想要转专业的大多数是不适合该学科的学生,不少学子是高考志愿校内调剂到该专业的,就读后仍无法适应,如果能排到前5%或10%,为什么还要转呢?

当然,也要考虑到转专业学生是否有能力胜任新专业的问题。但专业的重要性确实影响人的一生,如果学生由于未能达到转专业标准,而在不适合的专业里为了学位强读了四年,自身并不适合该学科思维方式和应用方式,或未达到应用要求,那么毕业之后,将面对就业时无法适从的尴尬情况。

 

04 兼顾公平与科学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高校转专业确实不能完全放开,有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转专业的容易程度”作为选择高校的一大因素。排除仅是为学业发展留有余地而将“转专业要求”作为考虑因素的正当情况外,还存在着考生钻制度空子的现象,在入学时以低分报能够录取的志愿,被录取后希望能够通过校内转专业政策转到理想的院系。

多年前,《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上海交大医学院转专业中存在的“跳板”现象,非常引人深思:

将近80%的学生在入学前或入学初就萌生“不学医”的想法,近三成学生称学医是“家庭意愿”,近四成学生则表示是因为“分数正好”……但一种流传更广的观点认为,不少学生以医学院作为进名校的“跳板”,先报考分数较低的医学类专业,等大一下学期再通过转专业转出来。

这就明显出现了低分转高分,想要钻高招和转专业制度空子的情况。上海交大后来采取了相应措施,但“跳板”现象仍然警醒我们转专业不能无条件放开。

除此之外,转专业如果完全放开,或将导致热门专业过热,冷门专业爆冷,会对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造成冲击。而且优质学生的转出,将会把部分学院尖子生掐走,这也是一大问题。

所以,转专业政策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与高校专业资源均衡配置为前提存在着,关键还在于兼顾公平与科学。

在“公平与科学”的双重准则下,高校大类招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复旦大学2021年高招,共有28个专业(类)辖12个招生大类,转专业范围进一步扩大。人文科学试验班,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三个专业类,文史哲的交叉融合培养。技术科学试验班新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类、保密技术等专业,下设专业(类)数量增加到16个。试验班进一步夯实理工科基础,推动不同专业、学科交叉及人才复合培养。

如此一来,既强化基础性研究能力培养、学科交叉及复合培养,也给了学生多了解自己在哪个领域最适合深入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兼顾了大类内转专业的问题,以提升高招和人才培养效果。

目前还有高校探索打破学科壁垒,不再分院系,旨在将交叉融合、复合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过去细分学科出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目前社会发展趋势是知识加速交叉、融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全面、复合,因此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类招生、入校后再分流的方式则尤其有意义。先宽口径招生,再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势确定专业,针对学生的兴趣专业增加辅修,给学生更多了解、更多选择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高考时“盲选”的问题。

 

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李璐瑶

  • 福建省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预告
    福建省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预告 受疫情影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理论考试及下半年实践考核成绩预计于12月10日左右公布,具体查询时间请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成绩公布后,我院将安排2022年下半年自学考试毕业申请工作,请广大考生做好相应准备。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11月14日 2022-11-14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2-11-10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须知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须知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将于2022年11月21日-11月28日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考试防疫要求将按疫情变化适时调整,请密切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和福建师范大学考点的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考试防疫要求,遵守考试防疫规定。同时,请考生积极配合学校或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做好考前健康情况摸排工作,如实填报目前居住地、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 2022-11-10
  • 关于部分考生申请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退费的通告
    关于部分考生申请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退费的通告 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于10月22日—25日举行。鉴于当时有部分考生受疫情影响或因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参加考试,经研究,决定启动部分考生考试退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申请退费对象 (一)因受疫情影响,本次自考所报课程未如期参加考试的考生。 (二)因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参加考试的一线人员。 2022-11-08
进入招考公示首页
进入专业介绍首页
  • 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有很多同学因为在高中的时候贪玩所以没有考上大学,看到其他同学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羡慕。开始为之前几年的行为感到后悔,那没有考上大学还有其他出路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2023-10-19
  • 高考只有200多分还有没有必要上大学?
    高考只有200多分还有没有必要上大学? 当高考结束,成绩揭晓,200分的数字可能让一些考生感到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之路就此终止。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考生和家长们可能会问:仅仅200分,还有必要继续追求高等教育吗?答案是肯定的。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基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即便高考成绩只有200分,为何依然值得选择继续读大学,以及如何在这个分数段内做出最佳的教育选择。 2024-10-23
  • 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面对这类情况,绝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复读,再来一年,以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又或者直接就业,在工作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其实出路还是很多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2024-11-12
  • 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人工智能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2023-10-23
进入招生章程首页
  • 2024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高考I卷)
    2024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高考I卷) 2024年福建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福建高考英语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I卷。福建高考平台将在考后第一时间公布考试真题与答案,请持续关注!最后福建高考平台在此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24-06-08
  • 2024福建高考生物真题
    2024福建高考生物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生物已于6月8日结束,福建高考生物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 2024福建高考化学真题
    2024福建高考化学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化学已经顺利结束,福建高考化学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 2024福建高考政治真题
    2024福建高考政治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政治已经顺利结束,福建高考政治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进入高考真题首页
  •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本科批按照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的专业,原则上不降分录取。其中,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航海类、公安类、司法类院校(专业),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 2020-07-24
  • 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
    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 各市、县(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 2020-07-23
  • 福建省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3+1+2模式!
    福建省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3+1+2模式!   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 2019-06-06
  •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在各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实行梯度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120%以 2019-06-05
进入高考政策首页
进入录取查询首页
进入就业情况首页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