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位兰州大学老教师获得“兰州大学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高翔/摄)
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致辞时说,兰州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著名学府。110年来,兰州大学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声名远播的学界泰斗、兴业之才和治国栋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讲好了在西部创办一流大学的兰大故事,在国内外赢得了高度赞誉,为兰州、甘肃乃至全国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兰州市与兰州大学正在进入高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时期,兰州市将以部、省、市共建兰州大学为契机,尽最大的努力为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也希望兰州大学继续发挥优势,深度参与兰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兰州市并肩发力、共创美好明天。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表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中国西部地区来说,兰州大学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过去110年的坚守和奋斗,对于兰州大学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和财富,相信兰州大学将会秉承这份骄傲,继续前进。
作为此次大会的高校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校长刘伟致辞时说,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百十年来,兰州大学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兰州大学以这次校庆为契机,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再立新功。希望兰州大学与兄弟高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兰州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1909年,兰州大学在华夏文明发祥地、祖国版图几何中心甘肃兰州破茧而出。110年来,虽屡经环境恶劣、经费拮据、师资缺乏、设施简陋之窘境,但学校从不为艰难险阻所困、不为时代风云所羁,始终坚贞不渝地怀抱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之追求,开启了甘肃和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百折不挠、化蛹成蝶,成长为建设中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走出了自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独特道路,更谱写了中国大学与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的壮丽篇章。
110年来,一代代兰大人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甘肃、报效祖国,为人师表、潜心育人,把毕生心血和智慧献给了甘肃的教育科技事业,献给了祖国的高等教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抱负,兼容并蓄、严爱相济的博大胸怀,以德施教、立德树人的“四有”好老师。为表彰他们对兰州大学的特殊贡献,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扎根西部、奉献教育的坚守奋斗精神,经师生校友和学院推荐、学校研究,决定授予任继周、李吉均、胡之德、杨正、杨建新、郑荣梁、林家英、许自诚、曹和洵、康笃伦、刘树田、张照珂、陈长和、张致祥“兰州大学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现场为获得“兰州大学坚守·奋斗杰出贡献奖”的十多位老教师代表进行了颁奖。
兰州大学始于1909年清末创办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迎来了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