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工作。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加强联系,解决好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校医和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等问题,确保消毒液、医用酒精、手持红外线测温仪等公共防控物资和设备配备到位。
(三)严格管控校园重点区域。要按照Ⅰ级应急响应的要求,除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外,原则上不得举办其他聚集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提前制定预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强化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和办公室、会议室及楼梯、电梯间、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定期做好清洁、通风和消毒工作,确保正常使用。要严格校内餐饮管理,加强校内食堂、超市原材料购置、餐具使用等的管理,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实行统一配餐、错峰就餐、分散就餐、室外就餐等,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要加强宿舍管理,严禁学生到校外租房住宿,明确专人负责学生进入宿舍实名验证、体温检测、消毒通风、公共区域清洁等工作,引导学生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不扎堆,保证宿舍达到疫情防控要求。
(四)强化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要合理调整安排春季学期教学计划,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合理安排上下学时间,避开上下班高峰;暂缓实行中小学延时放学服务。要引导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五)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要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组织开展校园大扫除、大清洁和消毒工作。要按照要求,全面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及时、妥善清运各类垃圾,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六)切实做好学校家属区疫情防控工作。要配合社区,精准摸排学校家属区人员去向和身体健康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要严格出入管理,非家属区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家属区。对进入学校家属区的人员,要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出现发烧、咳嗽的,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对从外地返回学校家属区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一律落实隔离观察措施。
(七)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出现发烧、咳嗽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并第一时间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卫健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服从管理者,要一律严肃进行处理。
(八)大力加强联防联控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人员,特别是要充实一定的专业力量,为疫情联防联控提供专业支持。要加强对疫情防控人员的培训,掌握防控知识,提高业务和工作能力。要强化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关爱,为他们配备必要的工作和防护设施设备,加强自身保护,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