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在7月7日至9日举行。眼下进入备考冲刺阶段,记者连线多位省内名师,请他们给考生支招如何全力迎考。
语数外:紧扣学科基础,回归教材本身
“考前千万不要陷入题海,要让出更多时间,静心回看自己曾经做过的题目,使每个知识点在自己头脑里逐渐通透、明晰起来。”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中学教师李仁甫建议,最好把所有做过的语文试卷都“串联”起来,一次只集中回看每份试卷上的同一类题型,然后按照“审-想-验-问”四个步骤展开反思。
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一共有20个人文专题,三年学习下来,学生头脑里应该逐渐拼合起一个包含20个人文方向的“精神版图”。“专题的人文价值,既是阅读的母题,也是作文的母题。”李仁甫说,就阅读来说,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文言文,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其人文内涵基本上由以上20个人文专题覆盖——这些专题的人文方向足够去深度、多元解读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
“很多不应有的失误都是因为读题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形成良好的从读题到解题的习惯,你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教师蒋利武说,考生面对同一张数学试卷,这就提醒我们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务必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不要贪多、贪难,失常考生均是在“会而不对”上出了问题。“在备考最后阶段,考生一定要紧扣基础,回归教材,用心归错,用有限的时间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最为科学的决策。”
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毕胜认为,抓住语用、语篇这两大核心要素,顺畅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语知的应用,是学生在考试中出色发挥的关键。“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定位、信息比对、信息推断和信息总括能力。高考题一般都是按文章写作的顺序出题,因此,带着问题阅读更有利于理解文章。其实,阅读理解的问题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问题答对了,文章也就理解了。”
政史地:立足现实生活,聚焦社会热点
“纵观近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灵活。”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郭敏认为,试题中鲜少有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往往是以时代发展中的鲜活事例为载体,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凸显能力立意,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为解答试题奠定基础。因此,冲刺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归课本,自主梳理知识清单,强化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过好基础知识巩固关。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