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说,重大时事历来是政治高考不回避的话题。立足现实生活,聚焦社会热点更是政治试卷的典型特色。国家发展的重大举措、科研创新成果、重大灾难、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活动等,都会成为试题的背景,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思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审视。
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卢春建说,考生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解题素质,尤其要注意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规律、解题技巧和得分技巧。学生要重温错题,将平时尤其是大型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一一重温,分析错误和失分的原因,从阅读题目、审题要领、解题技巧、解题规范、书面整洁等方面落实纠错的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要精做巧练,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针对自己薄弱环节、指向高考命题方向、符合高考考题特征的题目进行训练,注重解题规范,锤炼心理素质。此外,还注重提炼,要从典型试题的解题过程中把握各种题型解题的方法、规律,并升华为自己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解题素质。
对于地理学科,曹甸高级中学教师刘名科认为,高考冲刺阶段的训练,就是要理解题意,用好材料,稳定出色发挥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高考考题是利用材料和情景,对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考量,通过区分度来体现高考的选拔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地阅读、理解、分析材料,从地理的大视角,运用地理科学,将材料的信息转化为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也要求考生在考题和所学之间建立精准的联系,科学、辩证、综合处理考题和材料。”
物化生:培养学科素养,强化科学思维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回归课本非常重要。在进行大量练习后再来看课本就会发现很多答案就在课本上,特别是选修部分,同学们每次看课本都会有很大收获。”对于物理学科,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教师徐超建议,课本每章后面的“科学足迹”“科学漫步”是对物理知识的有益补充,对拓展课本的物理知识有很大帮助。近年的高考试题注重书本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物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注重实际情境的建模,注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素养。
徐超说,很多学校在最后复习阶段会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需要,安排好时间完成部分实验,提高对实验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验创新意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验能力。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胡爱彬说,化学大纲强调“试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这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体现。高考化学冲刺复习,既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盲点,又要兼顾知识网络的构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掌握解题用时和规律,不断提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为最后的冲刺做好准备,从而沉着应对高考。
“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十分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实验设计和探究,强化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严谨科学思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冯健说,考前要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盘熟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掌握好与生物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实验题的解题思路与规范。解题时要发散思维,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高考还不能忽略心理锻炼,在复习冲刺阶段,同学们还是要紧抓教材、精选练习,关注社会热点,以良好心态迎接高考。”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