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是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记得《朗读者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题就是“初心”,卷首语是这样说的:“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简而言之,初心,就是一个人坚守的信念和本心。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学当中,有一位同学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感动南粤年度人物”等50余项荣誉,这位同学叫吴炜生。他不因身体的残疾而自怨自艾,而是在追求灵魂的完整中自强不息。他不仅潜心学术研究,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并担任了“习语心传”学生党员宣讲团的团长,他用专业所长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身经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去感染、激励他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十九大精神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光,而如何让这道光照进更多人的心中,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标兵’二字使命重大,这意味着不仅要追光而行,更要立成灯塔,照耀他人!”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未来难免会遇到各种人生的境遇。希望在逆境时,你们能坚守初心,不要轻易放弃;在顺境时,更要坚守初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而背弃了当初的信念。无论将来走得多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二,愿你始终勤于和善于学习,拥有一张应对变化的“通行证”。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赋予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能够在未来生活中学习任何想学的事情,包括跨越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学校着眼未来构建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大学的学习和锻炼,希望你们获得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拥有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的能力,形成爱国、奉献、务实、向上、包容等优秀品质。这些,都将会成为同学们今后人生的财富和干事创业的法宝。然而,仅仅满足于从大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而止”。纵观古今,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无一不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终身学习能力,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我们有位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校友陈愿好,她读的是水利水电这样的纯工科专业,而现在从事的却是美妆行业,并在去年获得“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有人认为陈愿好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白费了,而她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她说,“大学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工科专业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这让我能够理性分析问题,逻辑清晰地处理繁杂事物,同时在每天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重点。”也就是,Hard course spromote softs kills(“艰难的课程会促进软能力提升”)。陈愿好创业不到3年,已经从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拥有完善架构的80余人公司。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