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周的咨询和思考,李梦巧最终在第一志愿填上了“数学专业”。
她是邯山区一中理科毕业班学生,高考分数520分,比河北省本科一批线高出不到20分。因为分数受限,为了稳妥,她填报的多为省内学校。
选专业时,她却毫无头绪:“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备战高考期间,学校严格限制使用手机和网络,她也一直专注学业,信息获取极为有限。
班主任刘志芬想到:李梦巧的数学成绩相对突出,而数学专业近几年正重回“热门专业”行列。
刘志芬有多年志愿填报指导经验,收到过很多毕业生就业的反馈信息。她对记者介绍:“数学专业的学生,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在继续深造、从事跨专业工作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就业前景广阔、薪资水平可观。”
她指导的另一位学生胡毅,超过河北省本科一批线60多分。父母希望他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实用性强,本科毕业就能直接就业”。但胡毅却对工科不感兴趣。上学时,他最喜欢化学课,和瓶瓶罐罐打交道让他找到了乐趣,化学成绩经常接近满分。
根据他的选择,刘志芬推荐了西南石油大学、山西科技大学等几所学校。最终,胡毅填报的都是化学类专业。“打好化学基础,读研时再转向细分的应用型专业,也很容易上手,材料、制药、食品、环境等就业方向都离不开化学。”
李梦巧和胡毅都有读研的打算,对他们来说:大学只是专业性学习的开始,是给未来深造、就业打基础的阶段。选择基础学科,不仅出于对个人兴趣和特长的考虑,也看中了其带给个人的巨大潜力。
目前,物理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也重新成为不少考生首选的专业。
新兴专业渐热,填报仍需谨慎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及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共2072个,其中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是新增最多的专业门类。
一些考生及家长相信:社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可期,相关专业学生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今年,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首批预计招收3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35所高校也已获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为国家培养该领域内的“领跑者”。
不少考生想成为“领跑者”中的一员。“今年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时,都格外留意这些新兴专业,比一些传统专业竞争还要激烈。”北京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附属中学班主任王杰说:“预计人工智能专业分数线不会低于同类的计算机专业。”
北京处于科技发展和信息汇集的前沿地带,她的学生中,不少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并不陌生:学校平时会组织学生前往科技场馆参观学习,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讲座,一些学生的父母甚至就在新兴行业领域内工作。
而离开北上广等大城市,情况却有所不同。叶飞飞老师的学生不少都来自河北农村,对于新兴专业,获取信息和亲身体验机会有限,“有的孩子觉得这些专业离生活很远,他们不知道人工智能等学科还能跟自己产生联系。”
新兴专业的大量出现,对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专业的信息较少,几乎没有毕业生经历可供参考,因此,指导老师们也不敢轻易向学生推荐。”叶飞飞说。
由于新增专业大多没有直接对标的历年分数线参考,考生很难保证稳妥。专业人士表示:可以纵向对比同一学校中相近专业的历年分数线,并充分了解专业要求、结合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判断,切勿盲目跟风。
张千工人日报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