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25年海峡两岸航海文化交流活动在厦门开幕。校长谢潮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海峡两岸航运界人士、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这是海峡两岸航运界首次围绕航海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的交流活动。
作为第十七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同心领航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学术研讨、技能交流、青年联谊等交流活动,并组织参观厦门港和建设中的厦金大桥(厦门段),现场观摩海上搜救应急演练,体验我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等,实现两岸航运界人士和青年的深度交流。
闽台隔海相望,两岸客货运频繁、航运交流密切,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厦门自贸委、厦门海事局、厦门市总工会、集美大学等单位一直致力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为台胞就业创业落户提供便利服务,特别是携手开设对台海员培训基地,开展两岸航运人才联合培养试点项目,并设立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首创台胞紧急救援保险“两岸通保”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起两岸航运要素便捷流动的“高速通道”。两岸航运界人士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继续搭建两岸航海文化高度认同、航运产业精准对接、航运人才深度互动的广阔平台,进一步拓展航运绿色智能转型合作新空间,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途径。
厦门是两岸贸易的核心港口之一,也是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2024年,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突破125万人次,同比增长74.93%,是两岸交流往来的“黄金通道”。厦门自贸委、厦门海事局等多家单位全国首创两岸高校联合培养国际邮轮船员,打造台胞来厦参加船员“培训-考证-就业”新模式。2023年以来已累计培训台胞超650人,已有15批246名台胞通过两岸联合培养国际邮轮船员培训班获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191名台胞取得大陆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97名台胞参加台湾船员换发大陆船员适任证书补差培训,海峡两岸航海领域交流合作正逐步向纵深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