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宁波大学牵头起草的《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管理,宁波大学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首都体育学院共同编制,填补了我国跳台滑雪风洞训练标准空白。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助滑、起跳、飞行各阶段均受空气动力学影响,优化减阻姿态和技术动作是提升成绩的关键。此前,我国跳台滑雪风洞训练缺乏系统化指导,训练模式过度依赖教练员经验,制约了训练效果提升。
《指南》首次提出跳台滑雪风洞训练的基本原则、流程与内容要求、训练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法,明确了助滑、起跳、飞行三阶段的训练流程与安全规范。通过结合空气动力学测试和动作捕捉技术,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训练指导体系。
该标准推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基于运动生物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分阶段个性化训练方案,促进风洞科技装备与运动训练深度融合,助力体科工交叉创新发展。
宁波大学在标准研制中发挥学科优势,牵头完成风洞训练体系构建,制定训练原则、流程与安全规范,组织开展风洞实验验证与技术应用转化,为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联合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展现了高校服务国家冰雪运动战略和标准化建设的能力,助力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