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研发的“RECTANGULAR ALL-WEATHER UMBRELLA”(矩形全天候智能伞)成功通过荷兰国家专利授权,标志着学校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这一专利,是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缩影,不仅展现了学校在技术研发上的硬实力,更凸显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的显著成效,将为泉州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矩形全天候智能伞”针对传统伞具在极端天气下的稳定性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创新性地融合了智能传感技术与高强度材料工艺。通过仿生学设计优化伞骨力学分布,结合实时风速感应模块,动态调整伞面形态,确保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可集成太阳能储能与无线充电模块,为内置的LED照明、环境监测等智能功能提供持续能源支持;另外还搭载物联网模块,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伞面开合、获取天气预警信息等。该设计从研发初期便与泉州本地伞具龙头企业联合攻关,依托企业市场洞察与学校科研资源,精准对接户外用品行业升级需求,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未来,学校将持续以市场需求为锚点,以政策支持为杠杆,以成果转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科+产业”模式,联合其他高校、研究院及行业“链主”企业,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组建专利池,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为泉州建设“智造强市”贡献更多科技力量,书写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