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
3年制 | 专科专业
01 培养目标
立足“海西”制造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2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技术员、自动生产线运维技术员、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员、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员、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术员以及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员等工作。他们能够在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领域中,负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保养、运行管理、安装调试、技术支持、销售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等工作,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03 实训科研
本专业实训教学依托智能制造学院的工程中心进行,中心占地3200平米,建筑面积3600平米,中心结合专业建设需求,已由学校、企业共同投入经费1100余万元,购置工业机器人机械拆装平台、电气拆装平台、6轴机器人编程模块、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模块,机器人套装离线编程、车床、自动生产线技术实训台、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相关电子仪器等设备。一方面能够结合机械类专业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工程训练、自主学习、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毕业设计、工程项目实践等现代化教学实践服务,实现生产与教学的互动,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项目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在职业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04 专业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推行“行业订制,岗位导向”的分类分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双元、基地双元、师资双元、学生双元、课程双元、资源双元”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特色如下:
1.全面的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涵盖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设置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通过课堂讲授、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实践配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实践教学: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高达57.4%,通过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自动生产线装配与调试等集中实践课程,以及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些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机械行业发展趋势,涉及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领域,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为他们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