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2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博士论坛在学术资源交流中心举行,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图书馆、马克思主义研修部部门负责人,青年教师、青年干部约50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数智赋能: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主题开展,青年教师舒影主持活动。
马克思主义研修部三位博士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了分享。宁莹莹博士探讨了数字技术对人的生存样态的重构,以及对青少年社会交往带来的伦理风险,并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回归人的主体性;林弼渠博士通过阐释数智变革的必然性及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范式重构,提出要构建融合创新的底线和高线保障;吕童博士从分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探讨了如何推进数字地图教育、数字博物馆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融合。
文科研修部(马克思主义研修部)陈俊英教授在点评中指出,青年博士主动关注学科前沿,不仅探讨了数字如何赋能思政教育一体化,还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深入思考了技术时代中人的重要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启发意义。马克思主义研修部主任陈秀鸿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数字技术为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要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技术打破学段和学科壁垒,实现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形成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格局;要立足学院培训主业,强化数字素养,夯实数字技术理论基础,把握数字思政教育的学理逻辑;要善于运用新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设高度互动、沉浸体验的智慧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对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支撑作用,通过数智赋能,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还开展主题书籍文献推介并分享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