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南昌航空大学

210696人关注
南昌航空大学:普通本科 高校类型:理工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星火照前路 青春赴使命——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开展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jx006 2025-07-16

在程家山的苍松翠柏间缅怀先烈,于方志敏的塑像前诵读经典,在田间地头见证科技助农的生动实践……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11日至12日,我校“星火启航”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团踏上红色沃土,在景德镇、弋阳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与实践队员一道,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在精神传承中汲取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星火照前路 青春赴使命——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开展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程家山深处:在烈士精神中锚定青春坐标

实践团首站来到景德镇市程家山村。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过的地方,当年由寻淮洲等带领的队员们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苍松环绕的程家山烈士陵园内,李德平带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整齐列队。敬献花篮、整理缎带、三鞠躬,庄重的祭扫仪式上,青年学子们低头默哀,仿佛能听见八十余年前皖赣边区红军战士们的呐喊“当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纪念碑,才真正明白‘英雄’二字的千钧重量。”实践队员谭天畅说。

在皖赣边苏区程家山历史展厅,馆长何进盛饱含深情的讲解,与泛黄的文献史料、斑驳的革命文物及详尽的图文展板相互呼应,立体还原了苏区从建立到发展的壮阔历程。

“双师同堂”思政课在皖赣特委干部培训班旧址开讲。李德平以寻淮洲烈士“为革命事业燃尽青春”的事迹为切入点,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用生命铸就了不朽丰碑。程家山的红色历史,正是这段壮阔史诗中的重要篇章,寻淮洲等先烈展现的不屈与无畏,与伟大抗战精神一脉相承,必须继承和弘扬。”他对学子们提出殷切期望:一要立大志,把个人理想融入航空强国、民族复兴的伟业,像寻淮洲那样“舍小家为大家”,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二要练硬功,深耕专业领域,攻克航空领域“卡脖子”难题,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用真才实学回应时代呼唤;三要肯担当,在实践中锤炼意志,把“能吃苦”作为青春的勋章,用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誓言。

兴田乡党委书记吴昊还带来四个“藏在乡野里的红色故事”:张爱香冒死穿越封锁线送粮、红军在物资困难时为老百姓送盐、杨威父子用鲜血守护公款、朱进茂面对酷刑始终严守秘密……“这些故事里有担当、有温情,更有共产党人的初心。”

深浸式的思政课让实践队员张淑颖深有感触:“原来‘红色’不只是历史书上的名词,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密码。”

在现场答疑环节,“面对航空领域‘卡脖子’难题,如何传承革命精神?”队员的提问直击人心。李德平更是掷地有声:“寻淮洲在极端困难中创造战机,今天的我们更要敢闯敢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随后,师生们参观八县大会会堂与旧址,清溪村支书余昌盛的讲解,让那段风云历史更显厚重。

“在短短几天的行程里,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铭记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从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这让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实践队员沈文雨说:“我深知红色血脉需要我们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和航空报国精神更需我们弘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勇担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星火照前路 青春赴使命——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开展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湖塘村里:《可爱的中国》照亮青春之路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弋阳湖塘村方志敏故居前,朗朗诵读声回荡在稻田之上。李德平与黄开湘将军后人邵爱福、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学生代表并肩而立,向方志敏烈士敬献鲜花,共同诵读《可爱的中国》经典段落。

方志敏故居里,简陋的陈设、泛黄的照片,无声诉说着为“可爱的中国”奋斗终身的故事。“方志敏在狱中写下13万字文稿,字里行间全是对祖国的赤诚。”讲解员指着墙上的照片说,“他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却始终廉洁奉公,临终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

文学大讲堂内,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催人奋进。邵爱福老人展示家传 “铜元券”:“外公黄开湘飞夺泸定桥时身先士卒,这枚红军货币是他留下的念想,也教会我们‘甘于平凡、朴素自律’。”讲至动情处,老人数度落泪,在场师生无不动容,台上台下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歌声里满是传承的力量。

“为什么要一遍遍重走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莉的现场思政课引发深思。“因为这些红色故事里,有我们民族的精神密码,有青年成长的答案。方志敏笔下的‘可爱中国’,正等着你们用智慧和汗水代代延续!”

“作为弋阳人,我要像方志敏那样,把青春和热血投入家乡红色文化传播与经济建设,让这片土地更美好。”实践队成员廖汉成的发言铿锵有力!

星火照前路 青春赴使命——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开展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科技赋能:让红色土地长出“新希望”

“嗡嗡——”湖塘村的稻田上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喷洒模拟农药。这是校友带来的“长空一号”农业无人机,也是实践活动中最“接地气”的一课。“它每小时最多能作业90亩,是人工效率的10倍。”校友操作着遥控器,向同学们展示科技如何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目睹全过程的实践队员孟思琪兴奋地说,“这让我对‘航空报国’有了新理解——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也要有俯下身子的担当。”

从程家山的红色课堂到湖塘村的科技田野,两天的实践让“星火启航”的寓意愈发清晰。正如李德平在总结时所说:“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更要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与思考,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建青春之功。”

热门关注: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院校动态
  • 姓名
  • 所在地
  • 手机
  • 考试类型
  • 高考成绩
上一篇:南昌航空大学在全国“寻找最美保密法治代言人”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
下一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导波增强感知调控机制及传感器阵列”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昌航空大学举行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