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8日,上饶师范学院第六届“可爱的中国”全国大学生研学营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衢州学院、黄山学院、武夷学院和上饶师范学院的25名学生走进赣东北革命老区,沿着方志敏等先辈们的革命斗争足迹,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营员们沿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弋横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红十军建军地旧址、重溪整编地旧址、怀玉山八磜战斗旧址等闽浙赣苏区在江西的主要旧址和党史上的重要革命旧址,以及方志敏等烈士故居,以革命文物为载体,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旅。
活动采用“看、听、唱、颂、说、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学习,让革命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落地生根。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营员们沿着红色足迹,仔细查看文物、图片及文字解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悟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参观完方志敏纪念馆后,上饶师范学院本科生曾宇轩表示:“方志敏烈士笔下‘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的可爱的中国正在一代代人手中铸造,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学习传承好方志敏革命精神。”
在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的清贫主题教室,当讲解员深情讲述到“方志敏同志被捕时,敌人搜遍全身只找到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洋感慨万千:“正是这样一批清贫、清廉的干部,让苏区成为了老百姓当家做主的地方,让革命的火种越燃越旺。”
“湖塘塌塌岭,出了个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站在方志敏故居前的青石板上,营员们学唱当地民谣,质朴的歌声唱出了革命年代广大劳苦大众对于方志敏的深切爱戴和对光明未来的炽热向往。在革命根据地旧址和怀玉山清贫园,大家齐诵《可爱的中国》(节选)和《清贫》(节选),“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是历史的回响。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信仰的力量浸润心田。
研学营还安排了《斧头将军黄开湘》访谈教学、红色电影《信仰者》观影交流等丰富内容。观看电影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程诗涵分享到:“电影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信仰从不是抽象的概念,信仰的力量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同一个理想前赴后继、不惜牺牲。”
结营仪式上,营员们分组作总结研讨,踊跃发言。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欣表示,研学之旅令人震撼,收获丰硕,今后将为传承伟大的方志敏革命精神贡献力量;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孙可琪则从红色景点管理、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今天的青年学子生活在和平年代,仅凭课本上的文字,难以真切体会革命先烈‘捐躯赴国难’的赤子之心,也难以感知历史的温度与厚度。我们要让革命遗址说话,让文物史料发声,带领学生走出方寸课堂,走进鲜活的历史现场,在实地研学中启迪思考,在行走感悟中升华认知,真正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让信仰的丰碑在心中矗立,成为指引人生航向的永恒灯塔。”带队老师、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智勇如是说。
据悉,“可爱的中国”全国大学生研学营作为上饶师范学院“可爱的中国”大思政育人品牌的重要特色实践活动之一,从2019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此次研学营由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饶市方志敏革命旧址管理中心—上饶师范学院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方志敏精神与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研学营选取了上饶市推出的“可爱的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探访路线,串联起方志敏烈士生平主要事迹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以走读研学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方志敏烈士就义90周年及《可爱的中国》创作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