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5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双聘院士2名,长江计划学者1名,国家杰青2名。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82%。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4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分析与集成5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1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基础
科研基地与装备: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及培训基地: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自动化、自动化教学实验中心。
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大批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及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近三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达4100万。
部分团队
团队名称 |
主要研究领域及情况 |
基于网络和总线的实时控制系统 |
近四年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上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2009年海外合作基金项目资助,同时继续进行所承担的2006年广东省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工作。 创新性地推广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在时滞系统和不确定系统分析和综合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主要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实时控制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
研究领域:嵌入式系统、无人直升机自主导航控制和数控系统设计。 无人直升机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一项,同时无人直升机系统开始在海洋局和石油系统推广(签订横向项目)。 以该团队为主成功获批教育部“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重点实验室。 |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 |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是是当今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是一个结合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化学、物理、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的高度交叉学科。理论上,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发展高效的脑机接口系统,提升现有的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为解决当今信息科学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提供借鉴。该团队近年的许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运动控制与实时信息处理 |
近年来,围绕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建模与节能控制、钢板连铸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几个领域进行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在运动控制等领域的许多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 |
近年主要针对工业过程,研究其建模、检测、控制、仿真和优化,保证工业过程的安全生产和优质、高产,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多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其在过程控制领域的许多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智能系统与微自动化装备 |
近年来在医疗器械和基于计算机视觉和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的半导体生产后工序关键设备研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精密电子制造领域已经形成特色,在同行内已经具有广泛的影响,贴片机领域的自主创新工作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肯定,荣获“2008年中国SMT创新成果奖”。 以该团队为主成功获批“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控制科学的基础理论 |
国家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参与973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该团队近年的许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团队注重对外学术交流,2008年组织了《控制理论前沿研讨会》,2009年组织了《网络控制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众多海内外一流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
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 |
重点在控制理论、信息系统工程、控制与信息技术交叉点等方面进行攻关。 近四年来共承担及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项目15项;其他市厅级等项目11项;校级项目7项。累计合同经费500多万,到校经费近470万。取得许多标志性理论成果。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研究领域: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学工程。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伺服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管控一体化技术,先进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等;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图像的后处理技术,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微操作机器人,生物医学仪器与装置。已在上述课题取得许多标志性成果。 |
本科生培养
以各实验室、教学中心为平台,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航空俱乐部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控制大赛、 电梯设计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为本科生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开展“2+1+2”中法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国内交换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