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213782人关注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学校 高校类型:综合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jx047 2025-07-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江西省教育厅《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展开了“一课多师”教学改革探索,全面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年初以来,学院紧扣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需求,以“一课多师”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行业专家+学术导师+实践管理者+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的多元教学团队,通过专题讲座、双师同堂、文化沙龙等形式,推动思政课堂从“单一讲授”向“多维对话”转变,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注入强劲活力。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多元师资赋能,红色基因融入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八一革命精神论坛”为载体,邀请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周甜、党史专家危春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研究员刘小花等组成“红色讲师团”,围绕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主题开展系列讲座。周甜以《青春之问,历史来答——南昌起义青春他/她力量》为题,通过贺龙、叶挺等革命先辈的青年故事,引导学生感悟信仰力量;危春勇教授在《陈赓大将的信仰、初心和担当》讲座中,以鲜活事例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刘小花主任则通过解析南昌起义中的青年力量,激励学子传承革命精神。系列讲座累计吸引300余名师生参与,以“多师同讲一段历史”的模式,让红色基因在课堂中可感可学。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双师同堂教学,工匠精神点亮青春

学院创新引入“大国工匠”进课堂,邀请“全国劳动模范”李万君教授与思政教师万婧菁共同打造“双师同堂”示范课《以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课堂上,万婧菁老师从理论层面解析中国高铁发展中的工匠精神,李万君则以自身焊接领域的奋斗经历,讲述从普通工人到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匠心”“技能报国不是口号,而是每一次焊接时的精益求精”,他的分享引发学生热烈共鸣。课后,李万君还与学生开展“传承匠心,共话成长”文化沙龙,以“午餐会”形式面对面解答职业规划困惑,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理念深植学生心间。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协同机制保障,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为确保“一课多师”模式可持续推进,学院建立“三维协同”保障机制:在资源整合上,联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兄弟院校等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在教学实施中,推行“主讲教师+助讲团队”备课模式,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卢伟丽牵头优化集体备课机制,针对全省思政课教学比赛打磨课程;在成效评估方面,通过学生到课率、课堂互动数据、赛后反思报告等多维指标检验教学质量。据统计,2025年以来,学院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提升23%,形成“多师同频共振、师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钟爱保表示:“‘一课多师’改革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思政教育从‘书本里的理论’变为‘身边的榜样’‘历史的回响’。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三个围绕’‘七个全面’为指引,深化与红色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的合作,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从红色历史到当代实践,从理论殿堂到工匠车间,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以“一课多师”的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鲜活答卷。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一课多师”模式 打造思政教育新生态

热门关注: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院校动态
  • 姓名
  • 所在地
  • 手机
  • 考试类型
  • 高考成绩
上一篇: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党支部“七一”前夕寻根铸魂 赴红色基地开展沉浸式主题党课暨党日活动
下一篇:深圳市新瑞宝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为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捐赠实验实训设备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