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三年专科(高职)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机械设备装配人员等职业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主要课程 |
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与气压传动、CAD /CAM技术及应用、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数控加工与编程、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
就业方向 |
通用设备制造业(34)专用设备制造业(35)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工装设计、制造检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师资队伍
依托学院校企平台,构建“教研用”联动机制,互聘双挂、一师两企,加强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科技素养、实践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了“高(双师比例高)、研(研究生学历多)、强(教科研能力强)”的特色。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2.9%;中级以上双师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7.1%。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产业经济的办学模式,先后与杭州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本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对口培训协作关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机械制造及机械自动化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培养为宗旨,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现代学徒制的“三位一体”的机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四、课程开设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 |
形势与政策、国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大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红色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四史教育 |
选修课 |
计算机应用基础、合唱与指挥、高等数学 |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
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 |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与气压传动、CAD /CAM技术及应用、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数控加工与编程、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
专业拓展课程 |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特种加工 |
五、实训条件
(一)金工实训中心
(二)金相与热处理实训室/金属材料检测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训室、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实训室
(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
(四)智能化协同制造技术及应用中心
六、技能证书:
1+X中望CAD技能证书:考核中望CAD中相对高级的各种功能,包括人机交互、图档管理、对象生成与修改的高级功能、三维建模的高级方法、注释与剖面线填充、打印和发布图形,以及数据共享等方面。
七、就业基地、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需求旺盛,前景很好;毕业生可从事加工制造业的生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售后服务,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可以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或者是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如机械设计与绘图和产品加工工程师,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工程师,自动化设备调试和销售工程师、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技师、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改造与设计等工作。
八、学生竞赛: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技术技能竞赛,先后在各类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进5年或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三等获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