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赣鄱红雁”红色文化宣讲队走进革命老区乐安县,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重温入团誓词、解读红军标语、探访革命旧址等活动,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汲取精神养分,传承红色基因。
团旗之下 重温入团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乐安红军标语博物馆前,宣讲队全体成员神情庄重,面向鲜艳的团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激昂有力的誓词在空气中回荡,既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更让每一位队员将入团时的初心与使命深深镌刻进血脉记忆。
解读标语 传承红色薪火
在红军标语博物馆内,“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珍贵标语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他们认真聆听讲解,从中感受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以及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
随后,队员们深入乡间,走进农家小院和红军临时医院遗址。在这里,他们聆听百岁老人讲述父辈传递情报的英勇事迹,倾听村民回忆赤卫队作战、照顾伤员的感人故事,收集了一桩桩充满热血与激情的红色往事。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践行誓言 赋能乡村振兴
队员们走进国宝公祠。这座见证过军民鱼水情深的古祠,宛如一部立体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红色往事。队员们驻足于此,与历史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触摸斑驳的砖墙,仿佛能听见当年群众挑粮的脚步声;凝视褪色的标语,似乎能看见战士们在油灯下书写信仰的身影。在这场与先辈的“对话”中,革命年代的坚定信念与奋斗热血穿透岁月,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悄然生根、代代相传。
“当我们伫立红军标语博物馆内,凝视那些历经烽火淬炼的红色印记,更深刻体悟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乡村振兴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一位队员望着馆内泛黄的标语,声音里带着触动。
下一步,“赣鄱红雁”宣讲队将深入挖掘乐安红色标语背后的故事,系统梳理其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密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这支青年队伍正以脚步丈量信仰之路,用青春画笔勾勒乡村振兴图景——他们既是红色基因的“解码者”,也是乡村发展的“助推者”。正如他们在红军标语博物馆的铮铮誓言所言,这支队伍将以“青春之火”赓续精神血脉,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在赣鄱大地上书写“强国有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