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广东东软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童’舟共济,‘稚’水防线”党员志愿实践团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朗沙社区启动为期五天的儿童防溺水主题实践。该活动依托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平台,通过“五阶五维”沉浸式课程体系,为60余名社区儿童带来一场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
实践团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成长体验。在“初识防溺”启蒙课上,实践团成员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直观认识危险水域;“过河搭桥”游戏环节中,孩子们在抢答环节自然掌握避险要领。“生命急救站”环节尤为亮眼,当8岁学员誉笙用稚嫩双手完成三角巾包扎时,他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技能掌握的喜悦,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初悟。亲子共读《防溺水安全手册》的创新设计,更让60个家庭在共读中构建起安全防护的亲情纽带。
本次活动期间,孩子们累计完成防溺水主题手工作品110余件,参与情景演练10余次,逐步实现从手足无措、羞涩旁观,到流畅演示救援口诀、自信讲解“六不准”原则。结业仪式上,“安全小卫士”荣誉奖杯的颁发,标志着安全意识已内化为孩子们的行动自觉。
“东软学子用专业与温度,在孩子心田播下了终身受益的安全基因。”朗琅幼儿园负责人如是评价。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践案例,此次活动既展现了高校党建引领下的社会责任担当,更探索出“校地协同、知行合一”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实践团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安全教育进社区”计划,助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儿童安全防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