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6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暨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总决赛在四川省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参赛队伍凭借作品《基于语义特征融合的作文智能评分系统》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是一项成熟度高、影响力广的大学生科技赛事,并于2024年入选教育部竞赛白名单。参赛作品涵盖移动应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大数据、图像处理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最新探索与实践成果。本届大赛规模空前,初赛覆盖全国27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吸引500多所高校、总计2202支队伍参与角逐。经过严格选拔,195项优秀创新作品(本科组118项,高职组77项)最终晋级全国总决赛。
我校参赛队伍由人工智能学院郑杰灿、杨雨杭、陈圳锋、徐琪涵、麦泽城五位同学组成,其中郑杰灿、杨雨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总决赛。在曹家华、刘飞生、李伟康、庞梅四位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参赛团队全面优化了作品:通过引入多模态语义融合算法,提升了评分系统的泛化能力;新增教师端个性化反馈模块,增强了系统的教育应用价值。最终凭借其技术创新性与应用前瞻性,在全国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此次获奖作为人工智能学院“赛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又一重要成果,既是对学院师生矢志创新的肯定,也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大赛期间,人工智能学院参赛团队积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进行深入交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算法优化及应用场景等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综合能力。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希球表示,从省赛到国赛,团队不仅在技术能力上实现突破,更在需求分析、路演答辩等环节展现了全方位的成长。接下来,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