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行云新能汽车产业学院、巨基无人机产业学院签约仪式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标志着学校在新能源领域、低空经济领域迈入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紧跟国家战略,通过设立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相关专业、成立产业学院等形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依托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结合行云新能科技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共同打造行云新能汽车产业学院,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广东巨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回应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共同打造无人机产业学院,旨在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吴文咸代表学校分别与行云新能(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巨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学校副校长李坚在致辞中指出,行云新能汽车产业学院、巨基无人机产业学院的设立是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学校将全力支持新设立的两个产业学院的发展,紧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优势资源,让人才培养贴近岗位需求、贴近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及地方产业升级筑牢人才与技术支撑。
行云新能(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立新、广东巨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安纷纷表示,将积极发挥企业优势,与学校紧密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选派企业导师、开发专业课程等形式共同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两个产业学院的同时签约,是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向高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坚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衔接,探索打造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校企双元育人”创新范式,为解决职业教育“两张皮”难题提出“广信”方案,为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节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为学校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67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广东作为全国低空经济试点先行区,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三年行动方案。肇庆市制定了《肇庆市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学校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目标。
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28日,是一家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职业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以“一体八位”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覆盖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领域,与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合作构建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4年,该公司已服务院校超过1400所,培训师资和院校学生超过3万人,并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等资质。
广东巨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职业教育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集专业建设、产业学院共建、技能培训考证、竞赛支持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聚焦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等专业群相关教学设备、软件系统、教学资源的进项研发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综合性教育解决方案体系,与国内各职业院校、科技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培养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时代现场工程师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