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十届“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中获佳绩
近日,2025年第十届“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由我校智能工程学院许泽灿同学担任队长,携手本校冯洁莹同学及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魏雁瑜同学组成的跨校战队,以赛事中难度排名第二的“多人蹦床疲劳损伤与起跳时序控制”为题,凭借作品《基于非线性优化的多人蹦床疲劳损伤与起跳时序控制》,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并强势入围特等奖(数维杯冠名奖)及创新奖,创造学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最佳战绩,成为高职组别中唯一同时冲击三项重磅荣誉的顶尖团队。
该项赛事作为国内数学建模领域极具权威性与高含金量的竞赛,吸引了全国730余所高校、5000余支队伍参与角逐,其中包括39所985院校、110所211院校及其他国外著名高校。
本次参赛团队采用跨校组队形式,成员分别来自我校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两校学生打破校际界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我校在数学建模基础训练、算法优化等方面提供系统支持,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则在动力学分析、多体系统建模等领域贡献专业力量。
在本届“数维杯”赛题难度分级中,该团队所选题目被列为所有组别中难度第二的“硬核关卡”。许泽灿团队以远超同组别水平的研究深度,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创新模型体系,其在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工程化应用、蹦床-人体耦合动力学建模等方面取得突破,最终在本次比赛中脱颖而出。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智能工程学院张昆副院长带队组织学生备赛,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刘琪、胡斌武组成指导教师组,从选题论证、模型构建到论文撰写提供全流程战略指导。备赛的两个月里,队员们每天沉浸在往届真题的算法实验中,将比赛常用算法拆解成几十次,在失败中不断推敲参数逻辑、打磨解题思路。许泽灿同学说:“跨校协作让我们实现了优势互补,更让我们坚信:高职学生同样能在复杂工程问题建模领域有所突破!正是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限攻坚,最终啃下了这道‘硬骨头’。”
指导老师刘琪表示,从去年二等奖到今年一等奖的跨越,印证了“厚积薄发”的科研真理。“突破入围特等奖”意味着该团队从5306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仅约1%-3%的顶尖队伍。这一荣誉不仅代表作品达到国内数学建模领域的巅峰水平,更将为团队带来组委会重点推介、行业专家深度指导等稀缺资源,为后续参与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或产学研合作铺平道路。尽管国际赛安排尚未公布,但团队已具备代表中国高职生参与全球学术竞技的潜力。
此次获奖是“以赛促教、以创育匠”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我校将持续加码学科竞赛支持力度,鼓励学子勇闯高难度课题,培养更多能将非线性优化、多体动力学等前沿理论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注入“职教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