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华东理工大学

172563人关注
华东理工大学:普通本科 高校类型:综合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生物工程学院

sh006 2017-12-05

招生专业: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学院是在1954年创建的抗菌素制造工学专业、1972年创建的工业生物化学专业(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于1958年整体迁移)及1985年创建的食品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89年成立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成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年被批准为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批准为发酵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2008年获生物工程国家特设专业,2009年获准上海市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获教育部首批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2012年获批生物工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有三个系(生物工程系、应用生物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有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四个博士点(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十一个硕士点,包括生化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食品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工程、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五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拥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装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现有教职工15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教授33名,副教授5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在校本科生1200多人,硕士生580余人,博士生140人。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委及地方科技奖,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与国内外的学术界进行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澳洲的十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机制,每年向国际知名高校派送3050名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同时,每年接收30余名来自国际知名大学的本科生开展国际交流。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学科,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54年创建的抗菌素制造专业1998年更名为生物工程2008年批准为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专业的发展,目前在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动植物细胞培养、海洋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生物医药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2001年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发酵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获批生物工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本专业拥有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中心(上海)。依托学科生物化工、发酵工程两个博士点,发酵工程、生物化工、微生物与化学制药四个硕士点,科研与教学梯队充满活力,目前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承担着多项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部委、地方及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

专业教学经过长期实践与提炼形成的坚持生物学、工程学两个基础,顺应生物工程宽口径的发展与需求,注重实验、工程技能训练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依托学科背景、坚持产学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切合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凸显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特色课程有: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原理、代谢工程、发酵工程及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及实验、生化工程设备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专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包含院士、知名企业家等,活跃在国内外的生物工程教学、研究、生产领域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树立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国内外的良好声誉。生物工程专业与美国、英国、德国、澳洲的十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机制,每年选拔约20余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同时,邀请若干名国际知名教授来校为本科生上英语专业课。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

1.国内外攻读研究生。

2.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单位。

3.生物医药生产企业与贸易公司。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数、理、化、生、医、信息等知识与技术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旨在将生物学原理转化为先进的产业化要素,包括生物学原理的应用策略选择、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工艺设计、新型生物技术的综合开发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本专业是理科专业,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其它生物科学类研究所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创办,原名工业生化专业,1972年迁址我校,1979年更名为理科生物化学专业,1998年执行国家教委指令调整改设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采用理为主、工为辅、理工复合型办学方式,办学特色为:侧重培养学生集生物药物的开发战略选择、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于一体的集成化现代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本专业拥有以博士、硕士高学历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科博士点、硕士点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知识和系统扎实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能胜任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工艺设计、检测分析、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生物技术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有: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动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现代生化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药物工程、疫苗与抗体工程等。

生物技术专业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约10余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到美国、英国、澳洲的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方向:

1.国内外攻读研究生。

2.科研系统相关研发单位,从事科研与开发。

3.产业系统相关单位如生物医药、轻工、化工、食品、环保等有关企业、公司,从事开发、生产、销售等工作。

4.管理系统:商检局、海关、生物制品、食品、药品检验所相关的分析、检测、诊断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现代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基础科学之一,研究生命存在形式、生命运动规律和生物过程机制。生物科学包括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仿生学五大分支,分别在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等层面上,诠释起源、进化、发育、衰老、代谢、遗传、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的运动机制。

本专业是理科专业。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其它生物科学类研究所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创办,原名工业生化专业,1972年迁址我校,1979年更名为理科生物化学专业,1998年执行国家教委指令调整改设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偏重于生物科学研究三大领域(纯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中的生物化学部分,其办学特色是:侧重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探索生命存在形式及过程机制的研究素质。

本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科博士点、硕士点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知识和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掌握先进的实验技能,能胜任生物过程分子机制研究工作的理论人才与生物科学教育人才。生物科学专业与美国、英国、澳洲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约10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

专业主要课程有: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动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现代生化技术、免疫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酶学、生物信息学、实验生物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方向:

1.国内外攻读研究生。

2.科研系统相关单位,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3.教育系统相关单位,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

4.其它相关生产及科研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伴随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它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研究食品的加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和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与革新,不断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的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理论、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科学原理和应用技术,具有对食品成分以及食品品质进行分析、检测、控制和科学评定的能力,可从事食品加工、工程设计、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教学、商品检验、产品和技术贸易、商品活动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综合型通用人才。

本专业拥有以博士、硕士高学历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以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并具有与大中型食品企业、政府食品检验部门联合建立的产学研基地。目前主要有天然原料的开发研究、果蔬保鲜技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营养及功能食品的开发、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包装技术及新型食品添加剂研制等研究方向,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良的科学实践与培训。

本专业与美国、英国、澳洲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约10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

专业主干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应用、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应用等。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有下列单位和部门:

1.面向国内外报考食品科学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2.轻工、食品等方面的研究所、设计院和工厂、企业。

3.从事食品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商检、外贸、海关等单位。

4.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近年新兴的本科专业,以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以及法律法规为基础,研究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本专业以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具有食品科学、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质量管理知识,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法规和食品微生物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是工学专业,为我校新增并进行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师资队伍主要由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构成,以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二个硕士点为依托,并具有与大中型食品企业、政府食品检验部门联合建立的产学研基地。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

本专业与美国、英国、澳洲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拔约若干名优秀本科生以国家公派或自费的形式到国际知名高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攻读研究生。

专业主干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检测、国际食品法规、食品质量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

1.面向国内外报考食品科学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2.科研院所或食品企业从事食品安全相关科研、新型检验技术开发、食品法规研究等。

3.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企业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工业领域的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士学位证书。

热门关注:
上一篇:化工学院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