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180332人关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独立学院 高校类型:外语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hl010 2025-02-24

所在学院: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优势:

1.专业建设及发展趋势情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社会对数据分析人才需求的增长而设立的。自专业成立以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便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大数据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该专业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践项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副教授等。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指导,推动专业的不断发展。该专业的教师在大数据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等。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这些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未来,该专业将继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大数据人才。

产业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性资产,被誉为“21世纪的新石油、钻石矿”。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大数据科学将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字经济及商业发展的核心。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相关调查显示,未来3-6年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达到150万之多。目前,中国大数据从业人员只有约30万人。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本专业薪酬比同一个级别的其它职位高20%至30%,且颇受企业重视。

以基本的Hadoop开发工程师为例,入门月薪已经达到了8K以上,工作1年月薪可达到12K以上,资深的hadoop人才年薪可达到30万—50万。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虽然是新兴专业之一,但是其就业表现已经成为了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这两个专业之后,又一个就业表现突出的计算机大类专业。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大数据本身也有巨大的价值空间,能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这个过程也必然会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众多企业亟需完成数据的整合和价值化,这都需要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实现。未来不仅IT互联网行业需要大数据人才,产业领域也需要大量的大数据专业人才,而且人才类型的需求也非常多元化,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当前大的计算机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在工业互联网逐渐落地应用之后,产业领域会释放出大量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高附加值岗位也会比较多,未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行业的高质量成长,激发大数据市场活力。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9万亿。人社部《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人才需求规模达到了210万,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仍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

2.师资力量:

(1)马玲 教授

马玲,女,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主要教授课程:网页设计、HTML5前端高级技术、mysql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oracle数据库应用、微场景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心做好教学工作。在10余年的教学工作中多次获得院级和系级的教学优质奖。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如蓝桥、IC3、MOS、三创电子商务挑战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类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近五年来,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2项,参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项目1项,主持并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2项,主持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发表论文11篇。

(2)巩晓云 副教授

巩晓云,中共党员,副教授,信息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教师,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软件。在从教17年间,主要教授课程有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软件测试、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应用、Linux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操作系统课程。2019年6月到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参加培训学习。

近五年,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及科技相关论文6篇,其中EI期刊检索论文3篇,出版译著《Linux命令行与shell编程实践》1本。2019年6月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的结题工作。2020年6月第一参与人并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OBE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的结题工作。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所有教材均为全国统编教材。在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指导学生参赛,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冯占伟 副教授

冯占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

参与国际级、省级课题共7项,其中一项获得省级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二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迄今为止发表论文10篇,其中EI论文2篇,参编教材3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主要教授高级办公软件应用,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大数据应用建模,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等课程。

课前扎实备课,吃透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课上注重学习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4)吴晓亮 教师

吴晓亮,中共党员,信息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等。主讲课程:数据挖掘、大数据导论等。参与国家重大项目3项,合作发表sci论文10篇。

待人真诚,治学严谨,勤耕耘于龙外,育桃李于松江。

3.专业特色:

产教融合,助力创新输出:根据信息技术产业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培养教学名师和重点师资。加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比例超过30%,贯穿校内课程、企业实训以及毕业论文阶段。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导师制,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深化与科大讯飞、Trados等校企合作,突出外语语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强化英语能力,对接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联合培养和升硕项目。建设深圳实践教学基地,拓展校企合作项目。

(1)培养目标:

面向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重点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获得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胜任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挖掘原理与实践、数据可视化技术、Hadoop开发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与Python

(3)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构、企业、公司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分析、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也可选择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

4.学生竞赛获奖成果:

推进以赛促教,教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项目和专业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热门关注: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专业介绍
上一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下一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