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与法国著名公立大学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双方高校先后于2007年4月、2013年4月和2014年6月三次签订和补充合作协议,本着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制定、实施中法联合教育项目,项目涉及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的培养内容。
目前中法学院中方院长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焦方义教授担任,法方院长为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前校长玛德福女士。黑龙江大学2014年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为主任的中法学院管理委员会专门推进中法学院合作建设项目。
中法学院目前已有2014级、2015级两届金融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二年级学生已完成在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的注册,现招收2016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中法学院学生入学后,第一年零起点强化法语语言;第二、三学年强化法语、英语双语基础上,修读中法双方师资共同提供的专业课程;成绩达到要求的同学第四学年赴法国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继续学习。取得毕业要求学分且学习成绩达到中法双方经济学学士学位要求者获得毕业证书和两校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即同时获得黑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法国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学(中法联合培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吸收了双方高校的优势课程资源,由双方专家精心设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70%专业课程为法方教师或中方教师法语讲授。专业培养过程中,学院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制、全程小班授课(班级人数≤25人)、助教辅导晚自习制度、学业导师制等措施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与我校合作的法国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又称“法国西巴黎第十大学”)是一所法国著名的公立综合性大学,其教学与研究水平得到全法国公认,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自1968年正式命名以来,该校为法国及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的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人才。学校培养出的著名人物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总统、法国多位部长、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记者、艺术家等,如法国前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和第11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奥特弗部长等。
咨询电话:0451-86604291 0451-86604031
联系人: 王老师 祝老师
金融学(中法联合培养)
培养目标: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趋势,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科学的思维方法、懂金融专业又有法语、英语语言优势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使其具有在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管理部门、政府机构和企业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法语 法语口语 法语阅读 法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法语写作 英语视听说 英语阅读 高等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描述统计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金融学 管理与组织导论 经济学说史 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分析 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学
黑龙江大学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依托外语学科传统优势,确立了开放、互动、多层次、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成立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并于2001年开始正式招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作为黑龙江大学二十八个本科基础教学单位之一,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每年招收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1500余人,同时招收中外联合培养的中国学生120人,学院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通过与国外大学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积极探索“以学生交流为手段,全面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全方位开放式办学”之路,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黑龙江大学与英国英国斯旺西大学、布莱德福德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学生项目,学生在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学习本科前三年的课程,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赴英国合作大学学习对应专业本科最后一年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将获得黑龙江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达到英国大学硕士入学标准的学生可以申请继续攻读英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合格者将获得英国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完整、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外教师团队。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对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满足学生在英国学习的语言标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参考国外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单独编制教学计划,除学生在校所学的必备专业课外,大量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课程门数和课时数,同时邀请国外大学教师来学校讲授部分专业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并通过特有的小班授课,保证了一流的教学质量。
学生从入学开始从听、说、读、写全面强化英语,从而奠定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为他们学习在第二及第三学年开设的双语专业课扫清语言障碍。按照培养计划,符合出国条件者在第四学年可以选择到国外学习,在英国学习期间可以得到减免部分学费以及获得不同程度奖学金的优惠政策;未达到出国要求的学生,将在国内完成全部学业内容并获得黑龙江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坚持将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生活有机结合,形成了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增长知识、在刻苦学习时陶冶情操的独特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杯”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节、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与国外学生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等,不断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平台。
自2001年起,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以联合培养和交换留学的方式成功派遣了16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90%以上的学生选择再过为继续求学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以在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硕博连读后任教于英国斯旺西大学的2002届毕业生李悦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留在国外大学任教;以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2005届毕业生吕文威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回国后在高校任教;以在诺丁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联想集团担任台式机研发部主管的2006届毕业生吕昂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回国后在大型企业任职。而以2006届毕业生杨博超为代表的未选择出国的毕业生们也凭借在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学习过程中的外语优势在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中获得极大优势,杨博超因品学兼优在本科毕业后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被公派到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培养的是精通外语、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在求职过程中深得外资、合资企业青睐。目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优秀学子遍布于世界各地,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中的璀璨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