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海峡高考门户网站——福建高考网

长沙医学院

128471人关注
长沙医学院:独立学院 高校类型:医科类
官方微信
公众号
官方企
业微信

名师支招:高三文综备考的八个“锦囊妙计”

hns021 2017-12-21
219

对于文科生而言,政史地300分的满分确实让人心动,所以常有“得文综者得天下”之说。那么,这三科到底应该如何备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各科名师们怎么说~

 

 

 

 

Number1

政治备考策略

 

文/石玉平

 

分析2017年高考试卷和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高中政治备考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01
准确把握教材,突出主干知识,掌握知识内在联系


高考的背景材料千变万化,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不变的主题。我们应该把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分解为具体的知识点来掌握,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同时要突出重点,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例如今年政治高考试题中,考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做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在复习中只有系统掌握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职能,理解“一国两制”下香港与中央的关系,作答时才能迎刃而解。

 

 

02
有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高考备考训练中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建议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力求"形"似。即根据题目设问写"题头",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政治、经济、思想等答题内容,根据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提升答题层次。具体作答时,要多挖坑、少掘井,不求专业、深度,但求全面、广度,并以要点化、序列化的形式呈现答案,尽量避免大段落式的表述。


二是力求“神”似。即做到观点与材料结合。学生可以提取材料信息进行词、句的重组和串联,以构建“史”;再仿效教材中单元或课的名称、本课要旨或阶段特征的归纳方式,针对材料提供的观点等,以构建“文”。


三是力求规范。即运用历史语言规范表述,且说明、论证清晰准确。学生可以对“概括”“分析”“说明”“评述”“和”“原因”“变化或特点或趋势”“影响或启示”等进行合理建模,或者如语文作文一样,寻找对自己最有启发的范文,以期在高考中进行仿写。一方面是为了节约高考答题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规范答题,最大限度地拿分。

 

 

03
大力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立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引领策略,通过思维引领、问题对话引领、情感素材引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情感体验中升华思想品质。学生也要特别注重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


(作者简介:石玉平,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湖南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南省高考研究专家,湖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Number2

历史备考策略

 

文/王虎、余柏青、武松健

 

 

01
坚持在核心素养观指导下进行历史学习,夯实历史认识的基础——“时空观念”

 

教育部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教学重点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认识的理论指导)、时空观念(历史认识的基础)、史料实证(历史认识的方法)、历史解释(历史认识的本质)、家国情怀(历史认识的人文价值观)历史核心素养达成度。从近三年历史考卷考生丢分的实际情况来看,“时空观念”的不清晰、不牢固是主要原因。


事实上,历史学也是一种方法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现今很多问题都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如民族问题、边疆问题、人口问题、安全问题等。现在的教科书是模块教学,中外史实放置在一个模块中进行教学,考试则通常以时间为轴,以单一国别史为主要内容,在这个时间轴上挖掘史学信息,以整体史观为核心,从小区域扩展到大范围,或反之;设问则体现从概括到分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思维特征。尤其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角度,今年的考卷中出现了中外对比题型,两问中的两个问题是在由小到大基础上的发散性思维,很多考生没有能够把握。因此,考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时空观念。

 

 

02
狂“刷”近年高考历史真题,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历史认识的能力——“历史解释”

 

2015年高考第40题对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和宋代理学的内容进行考核,是2014年选择题宋明理学的继续与发展。如果考生们先“刷”高考真题,再跳出来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寻找命题中有规律的内容和思路,不但其历史学习会更具针对性,而且能增强自信心。


高考最能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题就是“小论文题”。对此,河南师大附中的刘丽珍老师的建议很好,“应对小论文题型最好的训练方法是‘入模’‘出模’到‘超模’。所谓‘入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掌握2010年以来高考已考题型的解答方法以及评分标准;所谓‘出模’,就是让学生对已考的各种题型熟练掌握,并能在不同题型转换中游刃有余,能应对变式训练;所谓‘超模’,就是超越了已考题型,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遇到从未做过的新题型,能根据材料和题目要求迅速、准确应对(如判断题型,找准关键信息、发现问题,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总结提升等),或者能自己命制新题型。”

 

 

03
高度重视教科书,夯实“双基”,强化材料题的训练,灵活运用历史认识的方法——“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现在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无材料不题目”成为现在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在历史学习中,考生们要有强烈的“史料意识”,力求训练自己的材料解读和材料处理能力。在历史学习中,老师材料的选取会多样化,即既有文字标题材料,还会有表格数字材料、文物遗迹材料、地图人物材料等,考生们平时一定要多看、多写、多思辨,要学会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解题能力,处变而不惊,遇新而不乱。现在高考题的答案蕴涵在我们的历史素养中,绝不是听听课,做一做练习就能得高分的!


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考生们要紧跟老师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宽、挖深、加长”,比如对历史概念的学习,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全面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材料题题材广泛,材料浩如烟海,因此,考生们需要多读书以扩大知识面,多写短小精悍的小论文,培养严谨的思辨思维,真正提升历史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

 

(作者简介:王虎,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名师,浏阳市历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余柏青,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历史高考研究专家。武松健,长沙市周南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长沙市历史名师工作室名师,湖南省历史网络工作室首席名师。)


 

 

 

 

Number3

地理备考策略

 

文/杨帆

 

 

01
掌握自主学习要领,学会阅读、思考、表达


  “腰缠万贯穷光蛋”,说的是高三考生艰难的复习过程与尴尬的考试结果,太不对称了!许多考生过分关注各种复习资料,习惯于传统的题海战术,因考题的多样性而导致训练题量越来越大,因考点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记忆内容越来越多,无效复习甚至是负效复习。例如,有的考生用背英语单词的方法记了大量的地理名词,结果越背越糊涂,诸如“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昼夜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风化与风蚀,光照与热量,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区位条件,工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一类的概念在头脑中相互混淆,不能有效提取和使用。

 

高考地理试题已经从“依纲据本”→“材料在外,答案在内”→“材料在外,答案以材料为线索”,“背多分”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你说、我说、大家说”,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忽略了文本阅读,缺乏深度学习。中学生不可能漫山遍野地考察山山水水,也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地理试题是以图文材料构建一个“真实”的世界,以此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材料题唱主角,这就要求考生在具体解题之前,先将材料进行识别,不仅要审题,还要审材料,深层次解读是答题的核心所在。要注意隐性信息的挖掘,答案应与图文材料、地理原理对接,切忌想当然,导致材料形同虚设。试题有规律,文本藏答案,浅层阅读已经无法应对地理新高考了,“还学生以课堂阅读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地理知识解答身边的问题,而不是文不对题,夸夸其谈。

 

 

02
在“做中学”,学会观察、发现、探问

 

“新”“动”“活”是地理新高考试题的一个最大亮点。学教材,却不考教材,容易题有陷阱,难题有提示,地理新高考试题考的是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不能有思维定势。因此,从学习→复习→考试,必须避免简单重复。例如,新授课我们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复习课我们着重要了解“流域的治理方法”,考试时我们要会分析“湘江河流域的治理”。这是一个从“分析案例”→“归纳思路”→“解决问题”的递进过程,在复习过程中要削枝强干,敢于对死记硬背说“不”;减负增效,敢于对题海战术说“不”。 

 

常常有学生说,“这个题我做过,答案我忘记了”,这是缺乏“认知”的“认知”,即缺乏“元认知”造成的。学生整天埋头刷题,肢解了鲜活的知识整体,导致了思维碎片化,因而看不到地理教材所呈现的地理思维方法、研究方法、表达语境,耗时低效。还有的考生以为背一些地理概念就可以答题了,弱化了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地理核心素养,特别是独立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欠缺。

 

现在,一些劣质模拟试卷充斥市场,学生疲于应付。就高三学生而言,应该采取梯级复习法,先要牢固掌握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然后再重点培养自己的审图、审材料的能力,最后提炼归纳出一些解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步步递进,层层深入,才能让自己“见题不生”,有效应对高考地理试题的作答。

 

(作者简介:杨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家组成员。曾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科技老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热门关注:
上一篇:轻松| 当高中老师遇上大学老师……
下一篇:哈佛大学用这11张图助力高考,让你远离情绪负能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注册
其他登录方式